古今名医-->当代名医-->姜春华

姜春华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姜春华(1908~1992年),字秋实,汉族,江苏南通县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脏象及治则现代科学奠基人。先生自幼从父青云公习医,18岁到沪悬壶,复从陆渊雷先生游,30年代即蜚声医林,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新中国医学院等,还受聘为《华西医药》、《北京中医杂志》、《广东医药旬刊》、《国医砥柱》等杂志的特约编辑。

1954年先生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任中医教研室主任、脏象研究室主任,相继兼任内科学院(现称华山医院)、中山医院中医科主任。196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国家科委中医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委员会委员,全国血防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发明奖特邀评审员,上海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辞海•中医分册》主编。又被推选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分会名誉理事长,先后被聘为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上海市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顾问。曾当选为全国第五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七届人大常委等。

先生学识渊博,敢于创新,诸凡经、史、子、集,无不披览;历代医学论著,更为悉心研究;还广泛涉猎哲学、心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等现代科学各个领域。先生的学术特点为“撷采百家,融贯古今,拓展新路,重在实效”。主张“古为今用,西为中用”,“活用成规,创立新规”。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提出“截断扭转学说”,在中医临床治疗学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认识疾病上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提倡既要为病寻药,又要重视辨证论治的独特创见。先生早年著有《中医基础学》、《中医病理学总论》、《中医诊断学》;建国后,著有《中医治疗法则概论》、《伤寒识义》、《姜春华论医集》、《历代中医学家评说》等10余部著作,其中《肾的研究》一书,在日本曾被二度翻译,流传国外《活血化瘀》一书,被日本学者认为“为现代医学开辟了新的视野”。先生发表论文200多篇,部分论文被国外医学杂志所载。

1955年先生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1958年荣获卫生部颁发的“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金质奖章及奖状。1965年先生应巴基斯坦传统医学会邀请,赴巴访问并作了学术交流,1977年评为上海市卫生战线先进工作者,出席全国代表大会。1990年被中央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必须继承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之一,1991年被国务院认定为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批准享受特殊津贴待遇,表彰先生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科研成果

1985年对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有重大贡献,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功奖励。“活血化瘀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肾与命门的研究”,“阴阳原始”获上海市卫生局1981年中医药科技一等奖。

学术观点

一、 截断扭转学说

(一)学说从何提出

(二)学术的继承与发展

(三)急症创快速截断

(四)沉疴善分层扭转

(五)辨病辩证是截断扭转的基础

(六)先证而治是截断扭转的重要措施

(七)选择特效方药是截断扭转的重要手段

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一)整体观与动态观是辨病辨证的源泉

(二)正确处理辨证论治中的学派之争

(三)脏腑辨证与以方统病合之则兼美

(四)既要为病寻药,又要重视辨证论治

(五)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如何结合

(六)对辨证分型的商榷

(七)“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辨证论治原理的体现

(八)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统一

证治经验

一、急肝胃热为本,推崇大黄草药

(一)急性肝炎胃热为本,亟当清热解毒

(二)重症肝炎邪入营血,直须凉血散瘀

(三)慢性肝炎正虚邪恋瘀滞,治重祛邪扶正化瘀

二、肝硬化源于血瘀,进而气滞,主以化瘀,攻补配合

(一)早期肝硬化先瘀后滞,治以化瘀

(二)晚期肝硬化腹水,虚中兼实,攻补配合

三、治喘须分寒热虚实 专方截治重在补肾

(一)哮由痰阻,喘为肾虚

(二)治喘须分寒热虚实

(三)未病先防,重在补肾

(四)截治哮喘,治有专方

(五)辨证选药,独具匠心

四、正气内虚,热毒下遏,是肾炎内在病源

(一)治感染、益气清解,透泄肾络

(二)除水肿,健脾温肾,通阳利水

(三)止血尿,滋阴清热,化瘀止血

(四)消尿蛋白,益气补肾,固摄精微

五、阳衰气虚血瘀乃胸痹之始因

(一)包络瘀阻是病理

(二)心肾阳虚是病体

(三)辨证选药重辨病

六、血迷故道,苦寒降戢下瘀 阳虚吐衄,温阳益气化瘀

(一)大量咯血,苦降顿挫

(二)小量咯血,温阳益气

七、痹证之本在肝肾 重用生地效称奇

(一)风寒湿痹,正虚为本

(二)生地川乌,相辅相成

八、治咳倡用截断法 久嗽正虚补气阴

(一)扣住环节,迎刃而解

(二)截断扭转,遣药精专

(三)久咳正虚,益气养阴

九、治久泻,燥湿保津 温清涩,综合调节

(一)宜燥湿不宜利湿

(二)温清酸楚,寒热并用

用药特色

活血化瘀十八法:

1.活血清热法和活血解毒法

2.活血益气法

3.活血补血法

4.活血养阴法

5.活血助阳法

6.活血理气法

7.活血攻下法

8.凉血活血法

9.活血止血法

10.活血开窍法

11.活血利水法

12.活血化痰法

13.活血通络法

14.活血祛风法

15.活血软坚法

16.活血攻坚法

17.活血通阳法

医案

医话

敢于发展新的理和法

从实效来探索理论

说补法

腹水治疗中的“攻”和“补”

阴虚发热和气虚发热

医不可执方治病

补中益气汤加大黄

哮喘汗出不忌麻黄

古籍记载之蜘蛛痣

验方

一、三合一方

二、下瘀血合犀角地黄加减汤

三、软肝汤

四、巴漆丸

五、扶正化瘀利水汤

六、截喘汤

七、新加玉涎丹

八、砒矾丸

九、姜氏黑大豆丸

十、地乌蠲痹汤

十一、截咳方

十二、益气止泻汤

十三、三消汤

十四、止血片

论文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