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孟仲法-->论文

论文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孟仲法食治小儿多动症的经验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5年9期

摘要:小儿多动症被认为是一种边缘性的神经精神异常。一般称之为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孟老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食治,自拟了相应的食方,经临床应用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食方组成与应用:由黑大豆酸枣仁茯苓海带金针菜胡萝卜组成并加工为散剂。服用剂量为4~6岁每次10g,每日2次;7~12岁每次15~20g,每日2次,3个月为一疗程,同时还交待有关的饮食宜忌和口服健脾养心安神的中药,3个月后停用中药,继服以上食方以巩固疗效。本食方能益肾水以滋肝木而抑心火、扶脾土、植肺金、而复益肾水,促其形成正常的脏腑生生不已的良好生机,达到补泄并施、清消同用;益肾以固先天之本,健脾以养后天之源,庶儿心神得安,益智健脑可期。

小儿多动症经现代研究发现,发锅含量测定普遍有铅偏高现象,其引起原因主要是由于营养不良和环境污染有关。本食方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可补充营养素,调节微量元素,提供促使神经介质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而使患者多动症获得改善和病的治愈。

除服用食方外,平时饮食宜多食健脾补肾的平性食物和蛋白质、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充分补充患者体内所需的营养素和微量元素,并发挥其降铅排铅的作用。

 

低温血凝集作用引起腹痛及手脚发绀症一例报告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1955年5期359页

摘要:血中低温凝集素引起四肢手脚发绀,此病由于在低温时,病人末梢部血液发生自凝作用所致。所见一例酷似,但除手脚发绀外尚有腹痛发作。实验室检查,病人的血清在15度室温下能凝集自己的红血球与正常人同型血的红血球。

低温血液凝集作用引起腹痛与四肢手脚麻冷发绀症一例,临床症状发作与气温有密切关系,在低温时发作,保温后能减轻或停止。血清冷凝集价增到1:128以上,在15度室温中病儿自己的血清与红血球有显着凝集现象,并对同型正常人的红血球亦起凝集。有贫血现象,但乏血色素尿症状,故不能认为发作性血色素尿症。其发作二次皆起于初春,故凝其与季节性的变态反应原有关。

 

脾虚纳呆小儿尿淀粉酶含量的测定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1982年2期36页

摘要:脾虚纳呆是指以纳呆为主诉,同时伴有其他脾虚症状的病证。脾虚一般指脾气虚弱,运化无力,临床表现为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倦怠嗜卧,面色萎黄或苍白不华,气短无力,纳呆食滞等;或是脾阴虚,由于脾胃阴液不足而影响受纳运化,患儿大便干结或溏泻,舌红苔少或舌面光滑等,临床较为多见。为探讨其病因病机,从脾虚纳呆病儿可能有消化腺分泌功能紊乱这一设想出发,选择简便的尿泻粉酶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研究方法

1.脾虚纳呆病儿的选择,来院门诊病儿中以纳呆为主诉,同时兼有上述脾虚证候中除纳呆外至少有三项症状者,作为脾虚纳呆病儿。规定以上午的新鲜尿液作标本,调查尿淀粉酶含量。

2.另选完全健康的儿童,经过体检排除有脾虚纳呆证候存在者作为对照,也以上午新鲜尿液作淀粉酶含量的测定。

3.尿淀粉酶活力的测定,采用Winslow氏法, 两组平均值对比的计算结果:T=10.5,p

讨论

1.Wohlgemuth氏发现尿淀粉酶的正常含量为10ml中8至31Winslow氏单位。尿中的淀粉酶主要来自血液,肾功能正常时,其含量随血水平而上下。血中淀粉酶上升时尿内可在短期内即上升,正常一般小于64Winslow氏单位。经统计处理“脾虚纳呆”组病儿尿淀粉酶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脾虚纳呆”病儿尿中淀粉酶活性的偏低,似可说明其体内消化代谢的低水平过程,因此也认为“脾虚”本质的一个侧面是机体消化代谢低水平情况的反映。淀粉酶的活性测定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脾虚”诊断上的一项客观参考指标,尚待进一步观察。

3.尿液淀粉酶低水平者经健脾药治疗后,能使食欲增加,脾虚症状改善或消失,个别病例检查尿淀粉酶活性恢复正常。

 

传染性单核白血球增多症二十六例临床分析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1954年4期280页

摘要:具有较长期间之发热并有多饮多尿及末梢血液中淋巴球增高,按其临床情况言之,甚似传染性单核白血球增多症。

流行病学方面之分析:所见之临床症候有发热、口渴、多饮、多尿、烦燥不安、轻度黄疸及惊厥等症候。

一、发热为本病最普通之症状,其开始时多半系突然发生,无恶寒及战栗,热在39℃左右偶有达40℃者,此时病儿有烦躁不安,但精神良好,无萎靡状态,体温多稽留不退。以退热剂等内服,往往很少影响。其体温以受气温之影响,轻症即此退清,重症不久又复上升,恢复原来体温。

二、多饮多尿为本病特殊症状,尿液常规检查糖、蛋白皆属阴性。

三、烦躁,本组病例中有半数病儿有此症候。烦躁与发热及多饮多尿二症候发生密切关系。

四、腹泻,大便为烯薄液状,混有少许粘冻镜检多阴性有时有少许白血球。

五、其他症候,有咳嗽轻度黄疸。

六、体症之分析,体症方面常见的有咽红、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等。同时伴上呼吸道感染的症候,如鼻微塞有涕、咳嗽等。

实验室检查结果之分析

一、白血球总数之改变。

二、血血球分类计数的改变,这是最显著的改变,淋巴球的百分率显明增高,

多在60%以上。

三、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

治疗经过情形之分析

经试用青霉素、链霉素及氯霉素等抗生素治疗,经二至三天以上之应用皆无疗效。磺胺剂亦同时合用均无效。奎宁及抑酸纳等解热剂亦不能使体温下降。除采用特殊疗法外,一般疗法及支持疗法亦经常采用。

讨论

传染性单核白血球增多症,为一多见于儿童期及青年期之急性传染病。其主要变化为发热、淋巴腺肿大、脾肿及血液中淋巴球之增多、白血球中之淋巴球增多为本病的重要特征,故确立了传染性单核白血球增多症,这一名称。常见分型为(1)Pfeiffer氏型(即腺型glandular type);(2)咽峡型(Auginose type);及(5)发热型(即Tidy氏所描写的一型Febrile type)等三型。诊断主要的靠临床症状及特殊的血象,其次为血液中血清嗜异性凝集素反应的测定。须与本病鉴别的疾病,约有下列各项。

(一)儿童时期发生淋巴性反应的疾患;(二)缺铁性贫血;(三)淋巴性白血病;(四)淋巴球性脑膜炎;(五)登革热;(六)其他须要鉴别的病很多,出现咽部症状时须与白喉、急性扁桃体炎等分别。黄疸时须与肝炎分别。烦渴多尿时亦须与尿崩症分别。

总结

(一)报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6例。本组病例中男较女多一倍,幼儿二岁以下的发病率占88.47%最幼的年仅五月。

(二)临床症状甚似高镜朗氏所述之饮溺型,及Tidy氏所述的发热型,但无皮疹发生。体症中肝大的比脾脏肿的为多。

(三)实验室检查淋巴球百分率在40%~84%间但以60%以上为最多,白血球计数在6,000-10,000为最多一例持低为5,900;一例较高为16,500。

(四)血清嗜异性凝集素试验,共阳性率为35.5%。

(五)治疗方面,骨应用各种抗生素治疗,除金霉素外皆无疗效。

(六)有五例采用输血法治疗,曾获相当疗效,故少量多次之输血对本病似有一定疗效。

 

小儿间质性肺炎和支气管周围炎的辨证施治与食疗

出处:中医文献杂志 1997年增刊27页

摘要:间质性肺炎和支气管周围炎是儿科常见疾病,由于本病咳嗽颇剧,迁延难俞,属中医“顽咳”之证。发病以幼儿及学龄前小儿为多。多属体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欠佳。或由感染支原体、病毒及卡他布兰汉球菌等引发。病儿以频发,反复的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也可伴有发热如急性肺炎的表现。病程一久,营养状态受到影响,可伴发消瘦、盆血及营养不良等疾病,抗菌素等有一定疗效,但往往不能阻止肺部病变的发展和咳嗽的消失。

辨证施治:

1.脾肾不足,肺虚顽咳型,证见汗多纳呆,咳嗽缠绵,久治不愈,两肺呼吸音粗,或有鼾音及干罗音,局部呼吸音偏低。胸片示肺的间质病变或支气管周围炎病变。

间支验方组成;太子参10~15g 生黄芪15~20g 五味子6~9g 仙灵脾6~9g 沙参6~9g 麦冬10~15g 紫菀9~12g 水仙草15~20g 白僵蚕6~9g 益母草10g。

2.咳喘痰热型,证见咳频喘促,发热,高低不一,迁延难愈,肺部往往可以听到干湿罗音、鼾音或哮鸣音,周围血象示白细胞的增加及中性白细胞的百分率增高。

清肺止咳定喘方:紫菀6~9g 胡颓叶10~15g 半夏6~9g 白前6~9g 水仙草10~12g 黄芩6~9g 蒸百部6~9g 杏仁6~9g 当归6~9g 生黄芪15~20g 地锦草15~20g 陈皮4.5g 甘草6g。

食治的配合

1.饮食忌宜 少给病儿吃糖食或含糖的饮料,禁吃炸煎油腻食物及冰镇低温食物。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摄入。

2.常用药膳食方

(1)黄杞鹌鹑:黄芪、枸杞子各10g,鹌鹑2只(洗净)共煮汤,调味后喝汤及吃鹌鹑。隔日一次,对上述两型都适用,可常食。

(2)虫草乳鸽:冬虫夏草2.5~4g,乳鸽1只(洗净切块)同煮汤,加调味,喝汤,食鸽肉及虫草,每周吃1~2次,持续1~2月。对两型都有效。

(3)双银羹:银耳10g 银杏(去壳及衣)10g,共煨成羹状(需煮至酥烂为度),加少许冰糖,作点心吃,上量可分2次食用,每日1次,对有喘及咳者效佳,宜食用1~2周。

诊治体会

中医认为是由于脾肾不足,外邪客肺后,肺虚邪留,久则气阴受损,肺脏脉络瘀阻,宣肃失司,痰浊留恋肺窍,或阴虚津涸而致干咳频频,成缠绵难愈的顽咳证。对本病的治疗培正固本是非常重要的。健脾与补肾,后天与先天之本的兼顾,药疗与食治的结合常常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针对两病存在着肺组织的破坏或结缔组织的增生,以及肺脏微循环的瘀阻等病理情况有所改善的药物。

 

中医综合疗法治愈邵林氏紫癜一例报告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摘要:用祖国医学的综合疗法(即同时应用内服煎剂、外敷与针灸)治愈邵林氏紫癜为过敏性紫癜中的一型,并不常见,病程常迁延至一周以上方能痊愈。

治疗仅令安卧及维生素治疗,中医方法处理。

下例处方作煎剂内服:当归、赤芍伸筋草防己浙贝母连翘、丹皮、荷叶、晚蚕砂。以金箍散调敷左膝关节每日更换一次。

针灸:犊鼻(针刺约深3分),足三里(双侧,针刺约深8分)、膝关(针刺约深5分),上述各穴皆灸15分钟。

讨论:一般认为与体内细菌之蛋白素寄生虫之变态反应有关,或系食物之变态反应,或系体内自生之组织毒素,其结果引起血管壁或血管舒缩之机构发生病变。采用了综合性治疗,臆度用针灸来调整机体不正常的神经反射;内服疏通血络的药物,可能对于血管壁之舒缩性与渗透性有改正作用;外敷药以改善肿胀部之循环,促进其吸收,因之起了协同的治疗作用,而使本例有神速的收效。

 

“证”的辨证指标探索

出处: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5年4期2页

摘要:辨证论治首先要辨清“证候”,要辨清“证候”必须将“证”的内容标准化。这是研究辨证论治和提高中医临床与理论水平的重要问题。

一、“证”的临床观察指标标准化的必要性和要求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正确的辨证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如“证”的辨证没有一定的标准,对进行医疗、科研、教学都会带来困难。对“证”的标准化和客观化,不少学者作了很多的研究和探索,归纳其要求主要为:

1.认为中医理论主要是通过临床观察后总结出来的,决不能离开临床去认识中医理论,去研究“证”的本质。人体直接的观察和验证是不能用其他方法替代的。现代医学虽有许多先进诊断仪器,但仍离不开对人体的临床直接观察,中医的“证”也完全可用临床直接观察法确定和验证。2.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多学科协作,多指标检测,揭示“证”的病理本质,阐明中医辨证的现代科学依据。对“证”所用方药是否有效,还要回到临床上去加以验证。3.认为中医对疾病的分类:基本上按“证”分类,属于症状分类法,在制定辨证标准或想找出某些“证”的化验指标时,要求使这些标准或指标能反映中医的“证”,要不断探索具有定性、定位、定量意义的中医辨“证”的临床和现代科学指标,就要求首先要有更多的数据;其次要扩大病种;再次是要能交叉验证。

二、“证的临床指标标准化的探索举例

对小儿脾虚证,将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主症和次症,确定了脾虚的辨证指标。以验证标准指标中所列各症状、体征在“脾虚”辨证中出现的频度。并按辨证确定的病例,以脾虚论治来验证其疗效。

脾虚的辨证标准

主症:(1)纳呆;(2)消瘦;(3)乏力;(4)便通失常;(5)腹胀。

次症:(1)面色少华;(2)呕吐或呃逆;(3)睡眠不良;(4)多汗;(5)浮肿;(6)舌淡苔白;(7)脉弱缓,或指纹淡滞。

凡病儿是上述主次证中的症状或体征各二项以上者即可辨证为脾虚。按健脾益气法统一用健脾1号方制成糖浆口服治疗,疗程为1~4周。

三、一点体会

“证”的标准化和客观化是提高中医学术水平和现代化的一件重要工作,在临床观察前可以根据传统的辨证要求,采用比较公认的辨证依据来制订指标。然后在临床上应用验证,反复修正。而且要与辨病结合起来,比较各个病种在辨证上的异同之处,以后可按病订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辨证指标。

 

正常成人的中医辨证分型法及其饮食调摄探讨

出处:98首届国际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

摘要:本文根据中医理论以望闻问切的症征观察和现代医学常用的生理实验指标,订出评判项目,按项计分,并以得分多少来判定为某一体质型。1.寒型;2.极寒型;3.热型;4.极热型;5.平型;6.平偏寒型;7.平偏热型。根据辨证施食的原则,设计了三类不同的食疗药膳,分为清补、温补、平补三种以针对热体、寒体及平体三种主要体型。以作调摄而有利健康。

 

“辨证施食”的研究

出处:98首届国际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

摘要:一、前言

“辨证施食”既是中医的传统内容,又是中医对饮食营养领域的新探索和新发展。中国医学历来讲究“药食结合”,讲究“饮食宜忌”。辨证施食是从辨证施治发展而来的。“辨证施食”类同“辨证施治”,它是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首先来判断患者的“证”,在确定证的基础上则改“药”为“食”。而食的运用,根据中医的“食性”理论,将每味食物都视同中药一样有性味归经之属,来适合各种“证”的食治需要,使在药疗之外,又加一层食治之辅佐,以提高疾病的康复和治愈率。以食物之性味来调整患病者机体阴阳的偏胜偏衰,用“五味相调,性味相胜等法,以达到治愈病证,恢复健康为目的,这就是“辨证施食”的基本点。对“辨证施食”重点为探索使中医传统食治理论系统化,并按这些理论对食物进行分类,制订食谱,在临床上运用和观察其效果,逐步创造条件,进行机制原理方面的研究。

二、“辨证施食”实施的设想

1.有关“辨证施食”必须遵循的一些原则。(1)必须遵循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准则来实施“辨证施食”。(2)按照“食性”的性味归经理论,即“性味相胜”,“五味相调”,“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等原则,具体订定“辨证施食”食谱。(3)基本上将中医院的病房食谱分成温补、清补、平补及专病四大类饮食。(4)每类饮食的形态分为普食、软食、羹食、汤食四大类,可以根据病人的证情、食欲,消化吸收情况,由医师开医嘱供应。(5)饮食的宜忌尊重中医传统,并结合病人的营养代谢需要,合理处理。(6)所有“辨证施食”膳食都计算热量及各类营养素含量,以便评价各类膳食的营养价值,并观察其应用后的结果。(7)膳食的处理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必须保证各类患者的最低营养需要。(8)贯彻“药食结合的原则”在膳食中根据病情需要和医嘱规定,提供药膳和食疗成品。

2.“辨证施食”的具体实施方法

(1)四大类膳食的配制原则和宜忌范畴

①温补饮食:一般来说热量较高,营养滋补性强,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稍高,脂肪可适当高些,动物性食物较植物性食物多些,即所谓多用“血肉有情”之品。这类膳食适用于秉赋不足,久病体虚,阳虚气虚,寒证或寒湿证等病例。对阳证、热证、火证、湿热证、久病伤阴及素体阴亏、阴虚阳亢者皆属禁忌。

②清补饮食:一般来说热量适中或稍低,常用蔬菜及纤维较多的植物性食品,辅以水产及禽蛋肉食,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或稍低,蛋白质则适量或稍高些。这类膳食适用于久病亏损、阴虚阳亢、阳证、热证、火证以及秉赋不足,素体阴亏病例。对阴证、寒证、湿证、阳虚病例皆属禁忌。

③平补饮食:为一般病人或正常人的膳食,各种营养素的搭配合理。本娄膳食适合正常人或一般无阴阳明显偏胜偏衰的患者。

④专病饮食:对各种特殊情况和某些疾病的饮食调治需要,订出专病饮食谱。专病食谱除根据中医传统常用饮食品外,还结合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理论合理配给各种营养素和热能。

(2)药膳的配制和应用。药膳是中攻医食治中的重要方法,它具体贯彻了药食结合的原则,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常常可以食借药力,药助食威,相辅相成,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员的痊愈和康复。药膳的配制非常复杂,经反复实践和临床应用,规定配膳的基本食品和烹调方法等,大大方便了药膳的应用和推广,药膳的应用由医师掌握,并医嘱后由营养家供应。

(3)饮食宜忌的指导,根据中医理论对常见病的饮食宜忌食物的规定,由医师对病员进行指导。

三、“辨证施食”食谱、药膳及常用食疗成品

1.“辨证施食”食谱:不同饮食都按性味和营养素分布列出每天食谱,并计算其主要营养素的含量。

2.药膳:制成了定型的药膳液,配制成10倍的浓缩液,每瓶200ml,给病人带回家自行配煮药膳应用。

(1)益气露:成分:党参、黄芪、甘草等。功用:强身、补气、增力。适应症:疲乏无力,精神不振,中气虚衰。

(2)补血露:成分:当归、熟地、鸡血藤等。功用:养血补阴。适应症:血虚。

(3)养心露:成分:太子参、麦冬、酸枣仁等。功用:益气安神养心。适应症:心气不足,心悸征忡,心神失宁。

(4)平肝露:成分:白菊花、枸杞子、白芍等。功能:疏肝、潜阳、解郁。适应症:肝阳上亢,肝气上亢,肝气郁结,头眩,目花。

(5)健脾露(粉):成分: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等。可制成露或打粉。功用:健脾开胃。适应症:食欲不良、脾胃虚弱、食后饱胀、脾虚泄泻。

(6)润肺露:成分:沙参、麦冬、杏仁等。功用:润肺养阴止咳。适应症:久咳无痰,肺阴不足,阴虚火旺。

(7)补肾露:成分:熟地、杜仲、仙灵脾等。功用:补肾,壮阳,健腰膝。适应症:肾水不足,腰膝酸软,阳萎不举。

(8)生津露:成分:生地、玄参玉竹等。功能:养阴生津止渴。适应症:久热伤阴,内有燥热,津液不足、咽痛口干等。

(9)还少露(乌发露):成分:何首乌山茱萸肉、熟地等。功用:养阴、补血、乌发、补肾。适应症:未老先衰,少年白发,容色不佳,腰膝酸软乏力,阳萎等。

(10)祛风露:成分:生地、忍冬藤等。功用:祛风清热。适应症:风湿热痹,关节肌肉酸痛等。

3.常用食疗成品:根据古方,改制做成易于服用的食疗成品。(1)健脾宝花粉;(2)增纳饮;(3)开胃灵;(4)绿荷饮,日1~2次,主用于成人降脂减肥;(5)玉肤露,每次以20~30ml,用开水冲服,日2~3次。

讨论

1.“辨证施食”既是古老的命题,又是崭新的探索。我们是在整理食治文献,吸取民间经验,并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体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初步在中医医院实施“辨证施食”的设想方案。辨证施食是中医食疗的核心,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并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证情给以不同的饮食物来配合药治,贯彻“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的原则。

2.辨证施食的研究首先要对我国传统的食治理论和经验作一翻整理,订立一些可以遵循的原则和提出某些可以实现的方案。其优点表现在食治密切配合了药治,贯彻了中医“药食结合的原则精神;疗效显然优于单纯的药治。

3.在”辨证施食“的实践中,我们认为主要手段有三,第一是辨证食谱的制订和实施;第二是药膳的供给;第三是根据古方、验方制成的食疗成品的供应。辨证食谱的执行,主要由医师开医嘱,通过营养家来完成。药膳必须注意色香味,药膳主要是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以味美不苦,病人喜服取胜。

4.通过临床观察来评价辨证施食的实际效果,初步取得的一些资料是令人鼓舞的。

 

话说食疗

摘要:“食疗”就是中国的营养学,以食治病,仅是它的内容的一部分,现重要的是它还包括了以怎样的饮食来保持人体健康的问题。中国食疗与西方营养学有什么不同呢?首先中医的食疗认为,每一种食物如同中药一样,具有不同的性味和功能,按中医学理论,根据病者的“证”和人们的体质,进行辨证施食和辨体(质)施食。这是中国食疗独特之处。其次,中医食疗有一套食治食养理论,如食饮有节、五味调和、药食结合、饮食宜忌等等。要求膳食的配伍必须完整合理,不能偏嗜。药食结合,将药放入食品,变成成品服食,可提高药物的半衰期、延长和加强药物的作用、减少药物的副反应和对人体的有害作用等优点。

食性理论是贯穿于整个中医食疗学中的重要纲领。它把各种食物分为具有寒、热、温、凉、平五种不同的属性和酸、咸、甘、苦、辛五种不同的气味。一般来说,酸味具有收敛作用,苦味有坚硬作用,咸味有软坚作用,甘味有缓和补益作用,辛味有发散作用。食疗是以食物的阴阳属性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因此,食物阴阳属性是:湿热甘辛属阳,寒凉酸苦咸属阴。利用适宜的食物来治病防病,叫“食宜”;对不适宜的食物则应禁食,叫“食忌”,也叫“忌口”。有些问题须要澄清:

(1)不少人把食疗看作是单纯的药膳。

(2)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合理饮食和病理状态下的饮食是完全不同的。饮食可促进疾病的恢复痊愈,也可加速疾病的发展和恶化。但它毕竟还是第二位的,它不能代替药物和手术等其他治疗。

(3)保健食疗食品的生产要严格按中医理论和国家对食品的管理要求,保质保量。

 

中华食疗药膳的认识和开发

摘要:中华食疗药膳,源远流长。中华食疗药膳具有以下的显明特点。

1.内容丰富,普及深入。我国的食疗发展早于药疗,以后在食物中加入药物成了药膳,食为药膳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性。

2.应用朴素理论,指导食疗实践。建立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并按之进行配制和实施。且食物的性味必须与人体或不同疾病的属性相适应,否则便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影响健康。

3.应用天然食物,注意个体差异。中华食疗药膳都以天然食物为原料,并与我国独特的烹调技术结合起来。我国许多著名药膳都强调“味养结合”,不但具有养疗效功效,且色香味形俱佳。用天然食物,较少污染和不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可避免因此产生的对人体的危害。中华食疗强调辨体施食,重视个体差异,不强求一律,食疗的作用是通过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的。

首先是将现有食物按照患者或人们目前的生理功能情况进行质或量方面的调整,使这种调整能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或在生理功能不正常时使之恢复正常。其次是利用某些食物中具有特殊生化成份或活性物质,来治疗疾病和调整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使之更好地适应机体的需要。药膳是药食结合的具体典型,中国的药膳是食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实践中产生的宝贵财富。药食结合,将药做膳食或食品的形式供患者治疗时,具有以下许多优点:①心理承受较药治好;②对消化器官的刺激少;③对肝脏的毒害作用小;④可延长药物的半衰期;⑤可提高在靶细胞中的药物浓度。

评价人体营养状况是否合宜,可从所吃的食物是否使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之间获得平衡作为依据。这与中医的整体阴阳平衡学说是相一致的。它强调饮食时要考虑食物的阴阳属性要与人体的阴阳属性适应。中华食疗药膳开发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将毫不例外地与一切先进科技结合起来,产生前所未有变化进入一个新的飞跃发展阶段。

1.用现代科学来研究中华食疗药膳,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2.扩大食疗药膳的应用范围,可从临床应用扩大到社会应用。

3.食疗药膳食品的现代化和工业生产,这就要求对如食性、药食结合、辨证施食等理论作深入和细微的研究。在改变剂型,改进加工方法,组织大规模生产的过程中,要始终考虑药效和食品营养价值或其特种有效成份的保持和对人体作用影响等等问题。

 

现代食疗保健宴席初探

摘要:以中国传统食疗的理论和经验为基础,结合现代营养学的新成就,创造了一套食疗保健宴席和组餐,根据中国食疗的基本原则“食饮有节,五味调和”、“辨证施食”、“辨体施食”,再结合不同对象的营养需要加以配制的,它是一种合理膳食,并具有一定的保健防病功效。现代食疗保健宴席具有下述的一些特点。

1.药食结合,而无药味

现代中国食疗保健宴席与传统药膳的最大不同点是,虽然为药物与食物同煮的药膳,但基本上没有药味。食疗的特点是好吃,做到不苦不涩,味道佳美,人们喜食,首先要精选药,尽量用不苦,不涩,无异味、怪味的药味作为药膳用药;对有味道不快的药物,采取加工炮制,第三是减少药量,第四是采用配伍的食物及调味品以矫改药味。

2.功能明确,效用专一

现代食疗的宴席、组餐,都是按照某些健康问题的需要来加以设计的。因此,都有明确的功能,其效用也比较专一。当然,传统药膳也有其主治和功用,但一般比较广泛,适应范围大。现代食疗保健菜肴有比较明确的预防和治疗目的性,使其保健预防、治疗康复都有一定对象和目标。

3.中西合璧,兼收并蓄

在色、香、味、形、器五方面,在保持中华文化特色的前提下,也可以吸收外国之长,吸收世界现代饮食精华而形成新的中西合璧、兼收并蓄的现代食疗保健菜肴。

4.色香味形 技艺精湛

现代药膳是精工细作的产品,是高层次的精美食物,它的色泽是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色泽,可结合各地区各民族的爱好和人类共同的爱好。它的香味是滋补中药和食物的天然香味,也加上一些调料,通过烹调技术形成宜人的香味,在味的选择上,也能按照传统而又考虑地域民族习惯而有所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形的方面更有中华特色,达到菜中有画,画中蕴诗,诗中含典,具有东方特色,别具一格。

 

中医医院的营养和管理

摘要:营养学是一门范围很广泛的自然科学,近代发展很快,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增进人类的健康和提高劳动的生力效率。具有摄取饮食以提供能量、维持生命之意。中医医院是以我国的传统医学理论和手段来诊治病人的机构,食疗中医的营养学,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医医院应该运用我国传统的食疗理论和经验,并与临床的其他中医药手段结合起来以治疗病人。

一、住院病人膳食的总原则

1.按“辨证施食”的原则,结合保证病人生理、病理等情况所需的热量、营养素来编制食谱。

2.结合病人经济条件和食品供应情况,并按病证表现及食物属性,将病人膳食分成温补、清补、平补、专病食四大类。每类中皆包括普食、饮食、羹食及汤食四种膳食,根据病情由医生开医嘱供应。

3.各种膳食应符合治疗原则和要求,按规定时间发出,食物应争取做到品种多样,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并注意照顾多数病人的饮食习惯。

4.重危病人的饮食或专病食,应根据医嘱严格执行,认真配合,如“消渴病”、“水肿病”等饮食。

5.四种不同质膳食每日的进餐次数为普食3次/日,软食3次/日,羹食4次/日,汤食6次/日,凡病人在治疗期间,因诊断和治疗需要,禁忌某种食物者,由主管医师口头向病人嘱咐而不开医嘱。

二、四大类膳食的组成原则,常用食品与适应范围

1.温补类膳食:含热较高,营养滋补性强,蛋白、脂肪、糖等含量较高,蛋白质可>1.5克/kg/日,脂肪可>1克/kg/日,糖可>6克/kg/日。宜忌范围:宜用于秉赋不足,久病本弱,阳虚或寒证、湿证等病例。阴虚火旺、阳证、热证、火证,湿热证及素体阴亏和久病伤阴者皆属禁忌。

2.清补类膳食:势量稍低,以清淡食品为主,力戒肥腻,蛋白质量可稍高,而脂肪、糖等则可稍低于正常,应多用蔬菜或纤维较多的食物。

宜忌范围:适宜于秉赋不足,素体虚弱,久病亏损,阴虚阳亢、热证、火证等病例。不宜用于寒证及湿证患者,阳虚者禁忌。

3.平补类膳食;可按平衡膳要求配制,糖、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可为5:1;1.5。各种营养素的质与量的搭配比较平衡合理,适合正常人的需要。

宜忌范围:适用于一般患者,如素体虚弱、或久病致阴阳两虚者,以及寒热错杂、湿热内蕴等病例。本类膳食无特殊禁忌。

4.专病膳食:目前可分素食、淡食、消渴食三种。

(1)素食: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或罹肥胖病、血脂过高的患者。

(2)淡食:多用于不肿及臌胀患者,根据病情轻重、 分别给予低盐(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克)饮食和无盐饮食(完全不含盐)。

(3)消渴饮食:用于糖尿病例有阳性尿糖者。

(三)药膳的供应

药膳是以滋补药或其他特定药物作为原料,按照一定的组方与特定食物(常用古方),经过炮制烹调加工而成。它是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一种食疗方法。药膳基本上可分为滋补药膳和治疾药膳二大类。

(四)服中药时的食忌

服中药期间,一般忌食生冷、辛辣、肥甘、腥臭及有特殊刺激性食物。服解表药忌收敛滋腻之品;服清热解毒药、滋阴凉血方剂应忌辛辣温燥之品;服滋补药应忌萝卜及茶叶

二、中医医院营养科(食疗科)的设置和管理

中医医院的食疗室或食疗科是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食疗膳食工作的单位。可在业务院长直接领导下,根据医院的床位多少及人员情况,设食疗主任医师一人,副主任一人,食疗医师或技士数人、管理员一人、厨师长一人,分工负责掌握膳食的治疗原则与卫生要求,检查食品的烹调技术,制作过程以及参与配制与膳食分发等。并订立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加以保证,食疗室或食疗科的组织机构,其工作性质是与病房的卫生技术人员密切配合,以食疗法直接参与病人的治疗全过程。因此其工作的接触面广,任务复杂,住院病人的人数及病情又必须准确掌握。需要工作人员的妥善安排,做到各方面周密协调一致,才能使工作有条不紊,要好地发挥食疗的作用。

 

中医医院开展中医急诊工作的初步探讨

出处:医院管理 1982年8期23页

摘要:中医历来是看急病的,祖国医学宝库中蕴藏着治疗危重急病的丰富经验。由于西方医学的传入,中医治急症的阵地日益缩小,社会上亦形成了中医只看慢性病,不看急性病的观念,若任其发展,许多宝贵的诊治经验必将慢慢失传,因此中医医院开展中医急诊工作是一件抢救祖国医学遗产的大事,不能等闲视之。

1.开展中医急诊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准备过程。

(1)成立急诊筹备小组;(2)房屋、物质及药品的准备;(3)加强急诊人员的培训和提高。

2.开诊后的情况和管理措施。

(1)发扬中医药在急诊中的优势;(2)加强中药剂型改革增加中医急诊治疗药物;(3)健全和建立有利于发扬中医急诊特色的规章制度和规范;(4)要求书写有中医特点的急诊病史记录。

3.开诊以来的工作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实践中我们感到开展中医急诊工作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疗效稳定的中药制剂和治疗手段,品种供应不稳定,质量差别很大,在处理较重的病例时不得不借助西药,使中医急诊特色减逊,还有集中力量对某些急性病种进行中医治疗的探索研究尚未很好开展。

 

中医医院管理工作初探

出处:医院管理 1982年9期10页

摘要:一、前言

中医与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因此,在管理工作上,既有与一般西医医院相同之处,又有与其不同的要求和内容。中医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中医有哪些特点呢?中医的哲学指导思想比较强调人的整体性,人和社会的关系,重视人和时空的关系。这些中医哲学思想应成为中医院的思想理论基础。其次为辨证论治的独特诊疗方法。只要有了“证”,中医就可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而不管是何病名。这是中医的特点。再次是中医有许多传统的治疗手段,既简便易行,又便宜有效,最后一点是中药绝大部分副作用少,很少引起严重反应和中毒。

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不能坚持以中医中药为主的办院方向。

2.中医经验后继乏力。

3.来中医院诊病轻病多,重病少,急病更少。

4.中药剂型古老,质量下降,病人感到应用不便,阻碍中医中药的推广。

5.中医队伍中某些人的保守思想阻碍了现代化条件下中医的发展。

三、当前中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求

1.发扬中医中药的特点和特色,坚持突出中医特点,发展中医优势的办院方向。

2.扩大治疗病种和发展中医急诊工作。

3.认真培养中医接班人。

四、实现上述要求的措施和方法

1.进行中医医院办院宗旨的宣传和教育。

2.要坚持中医院的办院方向,具体可抓下述几点。

(1)设置中医特有的科室;(2)发掘和创造特色;(3)扶植和发扬中医的特点。

3.确定中医治疗有效病种,并逐步加以扩大。

4.开展中医急诊工作。

5.研究病史形式,保持中医特色。

6.接好老中医的班。

7.培养提高中青年中医。

 

小儿脾虚辨证指标的探索

摘要:脾虚是脏腑辨证中的一个“证”,小儿的脾虚更有其与成人不同的特点。由于小儿“脾常不足”,因此小儿的脾虚是一个常见证。祖国医籍中对小儿的脾虚记载很多,但往往语焉不详,且颇与相异之处,怎样来订定这个小儿的脾虚辨证标准呢?首先要按照古代医家和中医对“脾”和“虚”的概念作为一个基本的出发点,这就是继承前人的观点。其次要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和统计,可以认定为脾虚的各种症状的出现率,提取出现率高或较高的症状,作为组成脾虚辨证指标的依据。第三,还要通过临床按脾虚论治后,能有较高的或较为明显的疗效(即使脾虚症状消失或减轻的情况来作佐证)。最后,最好能找出若干比较衡定和能重复的实验室指标来,作诊断脾虚的客观依据。

小儿脾虚的发生与感染和营养二个因素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我们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脾虚两类,来观察小儿脾虚的临床情况,当然其中有不少病例是感染因素和营养因素兼而有之的,那时我们要弄清其以那一因素为先或为主,真正无法分的,则可视作为混合性。

在儿科的临床实践中,我们认为小儿脾虚分型以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脾虚湿阻及脾不摄血五种证型为最常见。一般小儿脾虚表现为食入不化,大便溏泄,肌肉消瘦,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腹胀乏力等症状,脾土虚弱,健运失职,易于食后不化,水湿停留。

脾虚辨证标准:

主症:纳呆;便溏;腹胀;消瘦;乏力。

次症:面色萎黄少华;浮肿;困倦思睡;舌淡苔白;脉弱缓或指纹淡滞。

凡具备上列主次症各二项者,即可作脾虚辨证。

脾虚分型辨证标准:

1.脾气虚型:气短;多汗;眩晕;倦怠;疝气或脱肛。

2.脾阳虚型:肢冷;喜热饮;恶风或畏寒;久泻;舌淡润;脉沉细无力。

3.脾胃阴虚型:低热;面颊潮红;口渴;大便干硬或闭结;舌干红,苔白或花剥少津;脉细数。

4.脾虚湿阻型:浮肿;身重;肢困;脘腹胀闷;苔白腻或黄腻;脉濡。

5.脾不统血型:鼻衄、龈衄、便血或皮肤粘膜紫癜;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苔白、舌质淡胖;脉细弱。

分型辨证标准中某型症状的三项或三项以上者可定为该型,兼见一型以上症状者,可定为混合型。

小儿脾虚与成人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病率高于成人,其年龄多集中在幼儿期及学龄前期,这是由于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所引起的。

2.小儿脾虚多见于营养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而成人则多见于各种杂病,特别是某些慢性病如溃疡病、老慢支、肾炎等患者中。

3.小儿的脾虚证出现快,经过合理的健脾治疗,痊愈快,消失也快。

4.小儿脾虚在辨证时,脉诊往往不足凭信,主要以临床症候为主。

我们按上述标准,对感染性脾虚与非感染性脾虚分别作了观察,476例中感染性脾虚有260例,非感染性脾虚为21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8%。通过观察修正脾虚辨证指标为:

主症:纳呆;便通失常(溏或干硬便秘);腹胀;消瘦;乏力。

次症:面黄少华;多汗;口渴;脉弱缓或指纹淡滞;舌淡苔白。

凡有上述主次症各二项(包括二项)以上者便可辨证为脾虚,分型标准仍按前述。

讨论

一、中医的“证”完全可以用临床直接观察法来加以确定和验证的。对人体的临床直接观察,某些优点往往是不能用其他方法所替代的。古代对脾虚的辨证,就是对人体直接观察的结果,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时间的变迁,各种因素的变换,古代和现代的辨证指标,也不可能是始终如一,一成不变的。辨证的指标可以经过实际的观察和验证而作若干必要的修正。本次观察提供了我们以补充和修改的实际资料。

二、脾虚辨证的客观化,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果。要不断探索具有定性、定位、定量意义的“脾虚证”的临床客观科学指标,在这方面不少学者和我们虽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总觉得特异性还不够强。如我们观察到的脾虚小儿尿中的淀粉酶含量低,细胞免疫中的淋转和花环的形成率偏低等,尚待进一步研究。

三、脾虚证的临床表现与病的关系,总的来说不同的病可以发生相同的脾虚证,但同样的脾虚证在不同疾病中其表现与规律也有所不同。大便太干和秘结也是胃肠气化功能不全的一种表现,与脾气虚弱、阴液不足、肠燥不润有关,可以看作是“脾虚”的一种表现。还有不少病儿有汗多的症状,汗多是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亢进的一种表现,凡植物神经功能不稳,素体虚弱的病儿常有这种症状,在脾气虚的病儿中更多见之,作为脾虚的一种次要症状也是常见的。因此建议将上述二种症状列入脾虚诊断指标中是合乎实际的。

四、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由于小儿脾虚可以发生在很多疾病过程中,因此弄清原发疾病,对脾虚的辨证是很为必要的。

 

开胃灵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小结

摘要:开胃灵系应用食用菌制成的糖浆,我们对小儿厌食病例,给予开胃灵口服治疗,发现有较为明显的疗效。

一、观察的对象:

以12岁以内患厌食症的小儿作为观察对象。厌食症的诊断标准以中医脾虚纳呆症为依据。

二、观察的方法:

1.开胃灵的剂量和服法

6岁内小儿每次口服5~10ml,每日2~3次。

6岁以上小儿每次口服10~15ml,每日2~3次。

疗程:定为连续服用1~2个月,在服用期间不再服任何其他开胃药物。

2.疗效制定标准

(1)显效:服满一疗程后主症及次症全部消失者。

(2)有效:服满一疗程后主次症消失一半或一半以上者。

(3)无效:主次症消失不满一半或没有变化者。

三、临床观察结果:

(1)显效:20例,34.5%。(2)有效:36例,62.06%。(3)无效:2例,3.44%。

讨论

1.开胃灵糖浆对厌食症有明显的疗效,与一般中药治疗比较,其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P

2.开胃灵糖浆为一食用菌制剂,服用方便,安全的。

3.从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来看,该剂对增强儿童体质,提高效功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方面都有一定影响,值得作进一步研究探索。

 

小儿肠痉挛的辨证论治

摘要:肠痉挛为小儿腹痛中的常见原因,易反复发作,一般西医疗法尚不够理想。

一、肠痉挛的定义和诊断

肠痉挛又名肠绞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或肠激惹综合症(Irritable bowelS yndrome)为小儿急性腹痛中常见的原因,其发生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所引起的。似以学龄儿童较为常见。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病儿体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某些食物的过敏、暴饮暴食、大量进食生冷、腹部受寒、感冒、劳倦、消化不良、肠寄生虫,轻微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等均可诱发本病。其发生机制多因肠壁缺血,或副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一过性肠壁肌肉的痉挛,并引起肠道的暂时性梗阻和肠蠕动功能的紊乱而出现临床症状。经过一定时间肠壁肌肉松驰,腹痛便可缓解,不久又可反复发生。肠的本身无明显病理变化,因此认为仅是一种单纯的功能性病变。

二、祖国医学的有关记载

中医无肠痉挛一名,但对腹痛诊治有大量的记载。寒凝气滞长期来被认为是疼痛,也是腹痛发生的原因。《类证治载》对腹痛诊治认为:“大抵腹痛,寒淫为多,热淫为少,以阴寒尤易阻塞阳气也。腹痛气滞者多,血滞者少,理气滞不宜动血,理血滞必兼行气也。古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故治腹痛大法,不外温散辛通,而其要则,初用通腑,久必通络,尤宜审虚实而施治”。此段论述对小儿腹痛的诊治也具指导意义,小儿肠痉挛一病在辨证中确以寒凝气滞的寒证型为最常见,治疗多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三、小儿肠痉挛的具体辨证施治实践

本文10例肠痉挛中医辨证属寒腹痛者6例,热结腹痛者2例,虫积痛及食滞痛各1例。小儿肠痉挛在辨证中以寒腹痛为多,并可分为虚寒腹痛与寒实腹痛两种。

1.虚寒腹痛。10例中有5例属之,证见腹部隐隐作痛,其辨证可按:

(1)腹痛久,痛较缠绵,腹软喜按:

(2)面色苍白,手脚冷,(3)形体偏瘦;(4)畏寒喜热饮;(5)纳呆,食后难化,感胀满,便不实或溏;(6)舌淡胖,可有齿痕印,苔白滑;(7)脉来沉迟或弱缓。

上述七项除(1)项必备外再加其他任何三项, 即可辨证为虚寒腹痛而以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为治。以附子理中汤小建中汤为主要方剂,按证加减应用。

2.寒实腹痛,10例中仅有1例属之。其辨证可按:

(1)有受寒或摄食生冷史:(2)急性阵发性腹痛(腹软喜按,得温痛减);(3)面色苍白,四肢欠温或冷;(4)恶寒,喜热饮;(5)便秘或腹鸣便溏;(6)舌淡苔白或润;(7)脉弦迟。

上述七项除(2)项必备外再加其任何三项,即可定为寒实腹痛。可按行气散寒,缓急止痛为治。主要方剂为良附丸芍药甘草汤

由于小儿肠痉挛中医辨证常呈寒证虚证之象,因之温中补虚、行气散结和缓急止痛是最为常用的治则。除上述寒腹痛证型外,也见因上感等诱发肠痉挛,10例中曾见2例。此证伴有发热面赤,手足心热,口渴引饮,便干秘结,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洪。可用清热通腑之法,如用四顺清凉散(白芍、当归、大黄、灸甘草)加减治疗。同时也可加用行气止痛药物。

 

“小儿感染后综合征”及其辨证施治探讨

出处:中医杂志 1982年11期25页

摘要:“小儿感染后综合征”,是指小儿在一次或多次急性感染后引起的一组表现相同、持续时间较长、而一般预后良好的综合症候群。

(1)脾弱气虚、表卫失固型。治以健脾益气固表,方用四君子汤玉屏风散加减。先服汤剂,治疗1~2周后,服健脾1号糖浆,令其继续服用至痊愈。

(2)正虚邪恋、脾肺两亏型。用清肃余邪,益气养阴之法。方用“板麻汤”(板蓝根9g 生麻黄3g 杏仁4.5g 生石膏15g 北沙参9g 鱼腥草15g 黄芩3g 连翘6g 桔梗4.5g 法半夏4.5g 芦根9g 甘草3g)和人参五味子汤加减治疗。

(3)余邪未清、阴虚低热型。以清热养阴,泻火法治之。用银翘散、叶氏养胃汤合三黄泻心汤加减治疗。常用方为沙参9g 生地9g 石斛6g 乌梅6g 黄芩3g 川黄连1.5g 连翘9g 生谷芽、生麦芽各9g

(4)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型。用益气补血、健脾助运法治之。方用黄苓白术散八珍汤加减。

(5)湿热蕴结、脾胃失和型。用清热化湿、健脾和胃法治之,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

(6)脾胃虚寒、气机失调型。用温中散寒、健脾止痛之法, 方用附子理中汤合良附丸、芍药甘草汤治之。

结果:显效55例,占37.7%;有效75例,占51.4%;无效16例,占10.9%。总有效率为89.1%。

讨论:

一、多年来我们发现一些病儿,在一次或多次急性感染后,出现一组雷同的症状,有的经抗感染或对症治疗后可愈,有的甚为顽固。西医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考虑暂名为“小儿感染后综合征”,并探索其中医辨证施治规律。

二、中医文献中类似“小儿感染后综合征”表现的记载不少。系由外感温热之邪和素体虚弱酿成,呈现虚实夹杂之症,其治疗大法,当为扶正祛邪,并须根据邪实和正虚的症情变化,有所偏重,方能取得如期疗效。

三、在辨证施治中,本病的施治重点,从病位言,主要在脾肺两脏;从治法言,则以清热、益气、养阴三法为最重要。应予指出,调理脾胃在本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

四、“小儿感染后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一种感染和延续状态,感染延续的原因可能是病儿抗病力的不足,或病原体的顽固性所致。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正虚邪恋”的延续状态。也可能为感染后机体的一种免疫反应或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体内营养代谢的失常状态。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辨证施治探讨

出处:中医杂志 1988年5期35页

摘要:“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指小儿在一次或多次急性感染以后不久,产生一组与“脾虚”相似的综合征,持续时间较长,可自数月至数年之久。本综合征发病率颇高,对小儿的健康影响很大,以中医辨证施治有较好的疗效。

治疗方法与结果

1.脾弱气虚型:用益气健脾法治疗。方用健脾1号方加减:党参或孩儿参10g 黄芪10g 白术8g 陈皮4.5g 炙甘草3g 本型共162例,占40.1%。

2.脾肺两亏型:用清肃余邪益气养阴之法治疗。方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党参10g 五味子3~6g 白术10g 茯苓6g 麦冬6g 百部10g 山药15g 陈皮4,5g 甘草4g。本型共100例,占24.75%。

3.脾虚气阴不足型:治以益气补血、健脾助运法。常用参苓白术散或八珍汤加减调治,并指导饮食营养。本型共45例,占11.14%。

4.脾胃阴虚型:以清热养阴、健脾泻火之法治之。方用健脾3号方:生地10g 石斛10g 乌梅6g 白扁豆15g 甘草6g 或加用黄连泻心汤。本型共36例,占8.91%。

5.湿邪蕴结型:治以清热化湿、健脾和胃法。方用健脾4号方加减:藿香6g 川朴3~6g 姜半夏4.5g 茯苓10g 黄芩6g 地锦草10g 车前草10g 连翘10g 生苡仁15g 滑石粉6g。本型共36例,占8.91%。

6.气机失调型:治以温中健脾、理气止痛。方用健脾2号方:制附片3~6g 干姜4.5g 芍药10g 甘草6g 党参10g 白术10g 木香3g 陈皮6g。本型共25例,占6.18%。

治疗结果

结果:痊愈128例,占31.68%;显效76例,占18.81%;好转158例,占39.11%;无效42例,占10.40%;总有效率为89.60%。

讨论

经西医应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未能获效,有的还变重,经停用抗生素类西药,单纯应用以健脾为主的方剂进行辨证施治后,病儿食欲转佳,体重增加,面色转为红润,出汗减少或停止,反复感染的频度减少或消失,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健脾药物能提高消化吸收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能力。

 

孟氏增免方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6年4期30页

摘要: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90年代初由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孟仲法主任医师首次提出的新概念。该项临床研究成果,当年曾经上海市卫生局组织专家鉴定获得认可。它是指小儿(多见于6岁内)在一次或多次急性感染后不久产生的一组与脾虚证相似或以脾虚证表现为主的综合征群。患儿厌食,乏力,便通失常,睡眠不良,消瘦,身高、体重落后于同年龄,其中以厌食为最突出的主诉。病情迁延、反复,可达数月到数年之久。一旦形成,仅用西药抗感染治疗难于见效,甚至反使病情加重,而采用以健脾为主的中医辨证施治,常能获得良好效果。

诊断标准:(1)有1次或多次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或伴有发热病史的患儿,在感染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后存在脾虚证的症状和体征者。(2)常见症状为厌食、乏力、多汗、口渴、便通失常(包括便溏、干结、便秘)、睡眠不良、磨牙、异嗜、腹痛。(3)常见体征为消瘦(包括身高、体重落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面色苍白或萎黄少华,面部有花斑,扁桃体慢性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舌质淡或淡红,或舌质红、花剥,苔白腻或黄腻,脉细弱或指纹淡、淡红等。(4)实验室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降低。凡存在上述(1)条情况,又有(2)、(3)条所述症状,体征3项(包括3项)以上,并有(4)条阳性者,即可定为本征。

治疗方法:增免方组成:太子参、炙黄芪、仙灵脾、黄精、五味子、白术、麦冬、甘草。以上药物按不同年龄给予不同剂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一般两个月为一个疗程。

治疗效果:显效45例,占67.16%;有效16例,占23.88%;无效6例,占8.96%。总有效率为91.04%。

讨论

一、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中医乃把此病归纳为“虚证”范畴。古人对时邪发热后出现的虚证,与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证候群颇为接近。

二、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感染后出现以脾虚为主的证候群。调理脾胃乃是治疗小儿感染后综合征的关键所在。

三、增免方具有益气健脾、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

 

小儿脾虚纳呆症的临床观察

出处:中医杂志 1981年8期34页

摘要:脾虚纳呆小儿是指以纳呆(食欲不良)为主诉,兼有“脾虚“表现的病儿。

诊断标准

主症:①纳呆(存在2周或2周以上);②便溏;③腹胀;④消瘦;⑤乏力。

次症:①面色少华,或苍白,或萎黄;②浮肿;③呕吐或呃逆;④困倦思睡;

⑤内脏下垂;疝气或脱肛;⑥舌淡苔白;⑦脉弱或缓。

凡患儿具备上述主症中①和其它四种任何一项,再加次症中任何二项者即可作

为脾虚纳呆证的观察对象。

二、辨证分型

1.脾气虚型:①气短;②倦怠;③眩晕;④多汗;⑤内脏下垂,或疝气,或脱

肛。

2.脾阳虚型:①肢冷;②喜热饮;③恶风或畏寒;④久泻;⑤口泛清水;⑥脉沉细无力。

3.脾胃阴虚型:①低热;②面颊潮红;③口渴;④大便干结;⑤舌干红,苔白或花剥少津;⑥脉平滑或细数。

4.脾虚湿阻型:①浮肿;②身重;③肢困;④脘腹胀闷;⑤苔白腻或黄腻;⑥脉濡。

三、治疗方法

脾气虚型予健脾益气基本方:党参9g 黄芪9g 白术9g 陈皮4.5g 炙甘草3g;脾阳虚型予补脾助阳基本方:党参9g 白术9g 制附片2g 干姜1.5g 茯苓9g。脾胃阴虚型予益胃养阴基本方:生地9g 石斛6g 甘草9g 乌梅9g 白扁豆9g。脾虚湿阻型予健脾利湿基本方:藿香5g 苍术9g 厚朴3g 黄芩3g 车前草9g。四种基本方都做成浓缩糖浆剂,每剂深缩成20ml(一日量)。服用时间,最少2周,大部分在4周内,个别稍长。

治疗结果:显效26例,占24%;有效36例,占33%;好转26例,占24%;无效20例,占19%。总有效率为81%。

实验室指标观察

1.尿液淀粉酶含量测定采用温氏(Winslow)法;2.24小时尿液中17-羟和17-酮含量的测定:采用Raddy和Kornel改进法;3.机体免疫功能测定,作了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玟瑰花环形成率的测定。

讨论

一、小儿脾虚纳呆症为儿童常见病之一。纳呆是脾胃功能失常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究其原因,不外乎外感后胃气受损,或余邪留于脾胃,未得适当治疗所致。脾虚纳呆症的治疗,重点在于健脾,但健脾首先必须开胃。常用的开胃法是芳香开胃法和养阴开胃法。前者可治寒湿秽浊之邪引起的胃气闭塞,后者则治胃津受灼,胃阴不足的胃气闭塞,脾气虚病儿较多表现有胃肠动力功能方面的障碍,而脾胃阴虚病儿较多表现为消化分泌功能方面的不足。

二、现代医学认为食欲不良可因多种原因引起。往往找不到病因,常用“神经性厌食”这一诊断名称。

三、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中医的脾,可能指的是现代医学的胰。测定淀粉酶含量作为确定“脾虚”存在与否的指标。提示了小儿“脾虚”时有胰腺分泌消化酶功能的降低现象。

四、24尿17-羟、17-酮含量的测定。结果似说明,部分脾虚纳呆病儿的肾上腺皮质功能甚趋活跃,且有亢盛倾向。

免疫功能方面,其淋巴细胞转化变和斑瑰花环形成率低于正常值。提示“脾虚”时机体的卫外功能是不足的,也证明了“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立论是有其客观依据的。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出处:第七届全国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1页

摘要: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作者多年来在儿科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儿科疾病的新概念。这一新概念包括了小儿在长期的反复感染后所出现的临床现象。常具有定型性,其表现类似中医的脾虚证,应用健脾、理脾的治则和方药,可获得良好的治效。因此把这一因感染引起的定型临床表现定名为“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本文对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诊断提出了诊断标准。诊断标准除临床症状体征外,也例入了实验检查的内容,使诊断更具客观性。在治疗方面确定了中医的辨证分型和治疗的基本方剂。并强调食疗营养的配合。临床治愈率为92%。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结合3798例临床分析)

(1)常见症状:厌食;乏力;多汗;口渴;便通失常;发热及鼻塞咳嗽;

(2)常见体征面色异常;舌苔异常;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心脏杂音;肺的病理呼吸音;体重身长的落后;

(3)实验室检查所见: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尿淀粉酶测定;尿中17羟及17酮;免疫功能方面的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班瑰花环形成试验;

(4)血液免疫球蛋白测定:血中免疫复合物;头发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情况。

中医辨证分型

(1)外邪未清,脾弱气虚型;(2)脾肺不足痰浊留恋型;(3)脾虚肾亏,气阴不足型;(4)湿邪蕴结,纳化失司型。

治法:清热理脾,扶正祛邪。健脾方:党参15g 黄芪15g 茯苓9g 陈皮4.5g 白扁豆15g 炙鸡内金4.5g 甘草4.5g 大枣6枚。

抗感方:白花蛇舌草15g 水仙草15g 蒲公英15g 黄芩6g 白术9g 生黄芪12g 赤芍6g 甘草6g。

益脾方:北沙参9g 紫菀9g 白前6g 水仙草10g 光杏仁6g 半夏6g 当归6g 蒸百部9g 生黄芪9g 五味子6g 陈皮4.5g 甘草4.5g。

增免方:太子参15g 炙黄芪15g 仙灵脾6g 黄精6g 五味子6g 麦冬76g 白术9g 甘草6g 灵芝6g。

加减:口渴舌红厌食明显者加用生地10g 石斛10g 乌梅6g。睡眠不佳,兴奋多动者可加酸枣仁6g 远志6g 夜交藤9g。咳频喘促者可加紫菀9g 白前6g 胡颓叶10g 灵芝6g 干咳无痰,咳频咽痛者可加北沙参10g 天竺子、绿梅花、麦冬各6g。便秘者可加生地12g 郁李仁6g 腹痛胀满肠鸣者可加香附6g 木香6g 白芍9g 延胡6g。

食治配合方法

(1)病儿饮食要点①要求家长减少病作糖食,禁吃炸烤煎食物;②3岁以上孩子每日给鱼、虾、禽蛋瘦肉等不少于50g;③多组孩子吃豆类及其制品;④多给病孩吃香菇蘑菇木耳等菌类食物及绿色蔬菜;⑤例出钙、锌、铁、铜、锰等含量丰富的食物,千知家长选用给病儿常吃。

(2)提供常用食疗药膳方,①杞黄鹌鹑;②银香煎;③双黄百合粥;④五味黄芪鹌鹑蛋

治疗结果:显效1292例占34%,有效2209例占58%,无效297例占8%。总有效率为92%。

讨论

小儿感染脾虚综合征是由感染和脾虚两个概念组成的。感染症状和体征的出现,尤以呼吸系统更为突出。经过多年来对此类数以千计的病例的长期观察,应用以健脾扶正、清热祛邪为主的治疗方法,获得比仅用抗菌素以抗感染的治法更为有效的结果。感染是现代医学的概念,脾虚则为祖国医学中的概念,“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一名,反映了中西两种医学在实践中的自然结合。

脾虚与本征的关系问题。由于本征引起脾虚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因此在诊断时必须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弄清原发的感染疾病,辨明现在的脾虚证型。

中医的“脾”涉及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多脏器、多种组织的功能。消化道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广泛分布着多种内分泌细胞组成的胃-肠-胰内分泌系统,是机体稳态调控的一个中心。脾虚是由于广泛的消化系统机能障碍,进一步引起全身适应调节和营养代谢的失调状态。

本征与免疫和营养代谢的关系。近代研究人体免疫是遗传制约的。已知人的第6对染色体上存在着免疫反应基因区,用以调控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由于这一遗传基因的差异,而导致易于发生本征也属可能。在营养代代谢方面来看,病儿体内微量元素代谢的失常很为突出。此类病儿有明显的缺锌症状,发铁低,发铜低,发镍低值。

辨证施治和食治相结合的效果探讨。外感发热为病后不食的主因,清热养阴也就成为主要的治则,着眼点为脾肺、肾三脏。此三脏与机体的营养代谢、免疫状态、整体调节等功能具有密切关系。在健脾、润肺、补肾的许多中药中具有对机体整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而且这种调节是调动机体的内部因素,通过自身的调节平衡来实现的。如调节失常的免疫功能,使之恢复稳态和平衡,消除有害的自身免疫,改善胃肠的消化和吸收,恢复营养代谢的正常和平衡。

 

多动症小儿头发铅含量与治疗

摘要:小儿多动症被认为是一种边缘性的神经精神异常,一般称之为大脑功能障碍综合症。其原因认为与围产期脑的受损、婴儿期严重营养不良及环境污染等有关。

临床表现及诊断:将此类病儿分为多动状态和多动症二种分别拟定诊断标准。

1.多动状态

主征:(1)动作明显过多,活动过多;(2)脾气急躁,多哭易怒;(3)大小便难于养成习惯;(4)睡眠不良。

次征:(1)食欲不良,喂食困难;(2)遗尿或尿频;(3)口渴多饮;(4)大便干燥或便秘;(5)深浅反射偏亢。

2.多动症:以年长儿为多见。

主征:(1)动作明显过多,活动过度;(2)注意力不易集中,行为无目的性;(3)情绪不稳,喜怒无常;(4)脾气倔强,常冒失无礼;(5)听觉辨别力和语言表达力差;(6)学习成绩不良。

次征:(1)食欲不良,偏食明显;(2)睡眠欠佳;(3)大便干燥或便秘;(4)精细动作困难;(5)张口试验阳性或深浅反射偏亢;(6)脑电图示弥温性节律障碍。

凡病程在六个月以上,具上述二类中主次征各二项或以上者可分别确定为多动状态或多动症。

发铅测定情况:发现发铅含量明显高出同年龄性别正常值。

治疗方法:我们采取了辨证施治和药膳食疗相结合的治疗措施。

1.以“宁心安神降铅汤”为主方,党参10g 黄芪10g 酸枣仁6g 钩藤6g 金钱草10g 土茯苓6g 丹参6g 桑椹10g 乌梅6g 甘草6g。每日1帖,连服1个月,根据症情适当辨证加减。

2.聪宁散及聪宁饼干,黑大豆、绿豆、桑椹、土茯苓、枣仁、甘草等研粉制成聪宁散,每次服2g,日服2次,六岁以上加倍。或将聪宁散按含5-10%比例制成聪宁饼干每块含量为0.5g,给小儿服食,每日至少按散剂用量比例服食,多服无妨。可连续服用数月。

3.饮食注意,可以多吃健脾补肾的平性食物和降铅健脑食物。具体来说要控制糖和脂肪的过度摄取,有利神经递质的正常产生和代谢的维持,如多吃海鲜鱼类食物,菌类食物。

治疗效果:显效38例(24.51%);有效83例(53.5%);无效34例(21.93%);总有效率为78%。

讨论

一、小儿多动状态及多动症属常见病,在七岁前发病,病程超过六个月,有动作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易冲动等表现,并排除广泛性的发育异常及狂躁性精神病,即可加以确诊。中医认为多动症属先天不足,精血有亏、心肾失养,心脾皆虚导致阴阳失调,神明不足所致。

二、近年来发现此类病例有所增加,在发的微量元素检测中发现铅的含量偏高,大大超过其正常平均值。

三、来诊病儿病程较长,除了按健脾、宁心、安神、滋补肾水的治则外,通过药食结合来达到目的,特别要提出的是土茯苓、甘草、金钱草、绿豆、金针菇、乌梅等对体内过多的铅的排除和降低似有一定作用。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