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陈汉平-->论文

论文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隔药饼灸延缓衰老的临床和免疫学机理研究

出处:中国针灸 1998年第1期

摘要:223例老人经灸治后,衰老积分明显下降,在临床症状改善同时细胞免疫功能增强,T淋巴细胞总数增加,CD4/CD8比值恢复正常,NK细胞活性增强,IL-2合成分泌增加,血清中SIL-2R含量则下降。另外β-EP作为免疫调节的神经介质,灸治后明显提高。上述结果提示,衰老过程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艾灸能纠正异常免疫状态、稳定机体内环境,延缓垂体-胸腺轴的老化而达到延缓衰老目的,本法确为一种有效、无副作用的保健疗法。

治疗方法

药饼:药饼用补肾填精、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中药黄芪当归补骨脂、仙灵脾、大黄丹参等中药打碎成粉末,过120目筛,临用前用80%酒精调匀,压成直径3cm、厚8cm药饼置穴位备用。

取穴:甲组取膻中、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

乙组取大椎、肾俞、脾俞。

每穴灸3壮,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隔日灸,每周3次,共计24次为一疗程。

治疗结果:显效56例,有效130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83.41%。

 

试论针灸学的任务、目的与研究方法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6年第15卷第2期

摘要:针灸学的任务与目的:防病治病是针灸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1.治疗病证;2.预防疾病;3.刺灸法的发展和应用;4.提高疗效;5.效应与机理研究。

针灸做为一种生理性刺激所诱发的生理反应(且称针灸生理)为经典生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研究手段,同时也应认识到针灸生理的独特方面。其一,针灸生理以活体的整体反应为基础,符合生理学由单器官离体分析性研究向整体的在体综合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其二,针灸以其非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生命体所诱发的某些生理现象,可能是以往的经典生理学研究方法所不能诱导出来的新的生理现象。其三,针灸学以经络学说为基础,强调人体是以经络为联系,以脏腑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这一思想是中医天人相应观念在阐释人体生命现象中的具体体现,为生理学研究提供了唯有中国人才能深刻理解的思维观念。用这一思维观念认为生理学是微观与宏观的统一体,应当在整体的高度上认识与理解生命的协调机理及其微观复杂多变的功能。针灸学在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研究方面的任务意味着针灸学在人体异常功能变化方面的研究目的。因此新观念下的针灸作用机理研究实际上是应用针灸研究疾病病理与发病机理任务的具体体现。

针灸学还是以经络腧穴与脏腑相关为基础理论研究人体疾病诊断的一门学问。认真而客观地总结经络腧穴与脏腑相关的临床表现和科研成果,不断充实与完善经络腧穴诊断方法也是针灸学的任务之一。针灸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就有继承与整理、发展与提高两类。

 

针灸作用与人体反应性的关系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7年第16卷第1期

摘要:针灸学是一门探讨经络活动、腧穴功能和刺灸方法之间以及它们与人体和致病因素间相互关系的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学科。

1.针灸与人体反应性关系的两面性:正常人体若受到致病性侵害,可导致抗损害的过程。损害同抗损害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着健康的维持或疾病的发生发展。刺灸腧穴一般均能诱发各种不同程度有规律的功能调节活动,或增强防卫能力或纠正异常的功能状态,从而促进人体抗损害的斗争。

此外,针灸与人体反应性关系另一十分重要的侧面是接受刺灸的人体对针灸刺激的反应,即对针灸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

不同反应性的人体或处于不同功能状态的同一人体,在接受相同腧穴相同量质刺灸的情况下,可产生不同的功能调节反应,具体反映了人体反应性对针灸作用的影响。

总之,实际上,古人创立的子午流注选穴治疗法充分表达了对针灸治疗时人体功能状态选择的重视。显然,对治疗时机的选择就是对人体机能状态的选择,因为依据生物节律理论,在不同时辰人体的机能是不同的。重视针灸治疗时机,择时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针灸时间治疗学的研究,是当代学者力图利用人体内在因素制约针灸作用这一规律的重要再实践。

2.主动改变人体反应性以提高疗效的初步实践

古人观察到,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的现象,为了增强疗效,采取催气手法或借中药以促气至或增强得气程度。现代研究也证明,通过入静或气功锻炼改变中枢功能状态,可提高针感循经传导出现率,以利于“气到病所”,提高疗效。应用纳络酮阻断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的受体或以其他方法抑制β-内啡肽的释放,使电针穴位抗休克的作用得以增强。针刺疗效同患者血清T4、T3水平密切相关,穴区同种皮片移植(“皮植灸”)同艾灸结合能更有效地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延长荷癌小鼠生存期。灸药结合能明显降低HAC肿瘤细胞Con-、LcA、RCA3种凝集素受体的阳性表达,显著降低C-erbB-2癌基因的表达、AgNOR计数、肿瘤细胞S期百分率,提示灸药结合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生物学特征而实现的。

由于皮植或药物调整了机体的功能状态,改变了针灸同机体的关系,进而改变了机体同致病因子的关系,从而有利于针灸治疗效能的发挥。

 

正确理解针灸现代化的涵义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8年第17卷第4期

摘要:依据1997年度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文章,简要地介绍针灸治疗、研究和管理活动中主要的事件和学术观点。最近王雪苔教授提出,针灸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既保持中医学理论体系又充满现代科学内涵的现代针灸学的形成。认为,应当正确地理解针灸现代化的涵义,这是关系到我国针灸学术发展的重要问题。

 

针灸学与生命科学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6年第15卷第6期

摘要:针灸学是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针灸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不仅仅是针灸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应将针灸学纳入到生命科学中进行考察,一方面服务针灸学,另一方面也服务于生命科学,形成开放性的研究思路。

生命科学需要针灸学

1.中医针灸理论为生命科学提供研究思路

针灸经络理论是构成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理论基石,它体现的人体生命现象是一种活体生命的整体表现,这对认识人体生命科学的思路有其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生命科学的研究是宏观-微观-再宏观-再微观的螺旋上升式循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正是在这种阶段上升性的复归中体现着它的生命科学价值。

2.经络腧穴与针灸效应是一种生命现象

经络腧穴是人体生命的一种客观存在,“经络研究”列入国家生命科学基础性研究的攀登计划就是一明证。实验动物身上也验证了腧穴的存在。植物存在经络腧穴是近年的一项发现。这些研究与发现展现了经络腧穴作为一种生命现象在生物体系存在的普遍性。

几十年来关于针灸对人体的效应反应,总结出三个主要方面,即镇痛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和对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针灸效应的发挥包括神经、体液途径,具整体性和双向性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疾病有防治作用本身,说明针灸效应是一种生命活动现象。

3.针灸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

作者认为针灸学不仅为整合生理学提供新的思路,也能为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针灸手段不仅用于生命科学的分析性研究之中,在探讨生命现象的整体性研究方法之时,针灸依然是有效的手段之一,这是由针灸作用的整体性性质决定的。

针灸学需要生命科学

1.生命科学为针灸提供客观依据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进入了针灸研究,大量实验依据证明针灸学是一门科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络现象的认定,腧穴结构、功能的观察,针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呼吸等各系统的影响也都有了人们可以接受的实验依据,从而针灸学有了与生命科学进行交流的共同语言。但今后还需要引用生命科学的概念与方法在对针灸学内容进行验证和解释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2.生命科学是针灸学发展的基本土壤

针灸学者必须认识和评估针灸学的价值与作用,把握生命科学发展的新动向,扩充知识结构,提高科研素质,及时将生命科学的“营养”补充到针灸学中,使针灸学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也不断发展。可喜的是针灸学与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相结合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实验针灸学的诞生就是这方面成果的总结,这些都将是针灸学在生命科学这块土壤中生长出的“新苗”是生命科学向针灸学渗透的结果,这些从研究针灸学出发蕴含的有助于充实生命科学内容的领域,将成为今后针灸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经络的研究》为针灸学术攀登新起点--一年来针灸学术概况回顾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4年第13卷第4期

摘要:我国针灸学术主要的进展。

1.经络。2.腧穴。3.刺灸法。4.治疗。5.机理。6.针麻与针刺镇痛原理。

6. 文献。8.针灸器材。

 

针灸学任务--探索生命科学并用其成果-’95年针灸学术动态与发展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6年第15卷第4期

摘要:1.基础研究:(1)腧穴;(2)经络;(3)针灸治病与针刺镇痛原理;①针刺对基因表达的影响;②针刺在运动医学中作用的探索;③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的分析。

2.(1)刺灸法;(2)治疗;(3)针麻。

2. 文献研究。4.针灸器材研制。

 

21世纪针灸的重要特征--开放性《针灸与“脑的十年”》专题笔谈小结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4年第13卷第1期

摘要:从依靠科技进步,扩充临床内涵和拓展科研思路三方面谈了对促进针灸学术进步的若干见解,本命题旨在说明“开放”对发展针灸学术也是颇为重要的,是针灸面向未来走向21世纪,面向多数患者迎接新的检验和面向世界经受国际性挑战的需要与选择。

面向未来

针灸学向其他学科开放是他面向未来重要的一个方面。《针灸与“脑的十年”》专题笔谈将对实现针灸研究时代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了自身的发展,针灸要向多不科开放,神经科学仅是其中之一。企求在更高层次上认识针灸调节作用的规律。因为,针灸信号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过滤、分析和整合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的许多结构及其所代表的机能活动参与针灸效应过程,神经递质及调质等构成针灸诱导“类药理学”过程重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借助现代神经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必将对针灸治疗神经精神、免疫等多个系统疾病的疗效、作用规律与机制作出比以往更全面更深入的阐述与归纳,从而提高针灸对这些病症的疗效和进一步研究。

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针灸学有效地投入“脑的十年”这一当代世界性生物学学术潮流中去,通过跟踪、借鉴或吸收现代神经科学研究的成果,将大大有利于开放性这一重要特征的培植。

面向多数患者

这里指的是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如何更好地适应广大病人对它的要求、信任和期望。因此,针灸临床工作必须从指导方针、

工作体制、队伍构成等方面进行改革,走开放之路,一方面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多种疾病,尤其是脏腑病的专科门诊或病床,认真总结已有专病专科的成功活新经验加以推广;另一方面争取泛使针灸医师或技术向内、外、妇、儿、五官、伤骨、放射等各科门诊与病房渗透,通过在更广的病种范围内“供需”直接见面,从而有利于更新观察,开拓思路,发挥针灸治疗优势。

面向世界

针灸已在70年代率先于中医药其他各科走向世界,由于我国针麻临床与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的重要成果公诸于世,得到国际医学界的高度评价,导致针灸学被承认为世界医学组成部分的结果。卓越的疗效与重大的理论建树是针灸学术自立于世界医学之林的根本条件,而同现代科学结合则明显有利于世界的进一步认同。在这一点上,若拘泥于民族文化何需外国认同的狭隘认识,那就取消了讨论走向世界的必要性;同样,如果减弱乃至丧失针灸的传统性,失去了固有的特色,也就失去了走向世界的优势。

上述讨论均密切涉及到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这一重大问题。我国传统医学有旺盛的生命力,即使在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仍能同它并行存在、发展,这全靠我们民族的创造精神。没有创造就没有传统,今天的传统是前人的创造,未来的传统则要赖今天的创造去丰富。

 

针灸与“脑的十年”(一)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2年第4期

摘要:加强临床研究,发展针灸学术--从1986年针灸年会回顾上海市针灸学术工作并祝贺《上海针灸杂志》创刊五周年

上海针灸杂志 1997年第1期

1.加强在临床上对针灸治病规律的探索。

2.重视针灸传统特色的保持与发扬。

(1)认真整理、继承老中医学术经验;(2)注重古典针灸文献的研究;(3)临床上注意发挥传统针灸的优势。

3.加强同其它学科结合,丰富针灸治疗手段。

 

针药结合治疗7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分析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7年第5期

摘要:针药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单纯用西药他巴唑相比,虽然在临床控制率和有效率方面无显着差异,但是针药结合可以缩短疗程,减少副作用及降低复发率。笔者认为,针药结合发挥上述协同作用的因素之一,可能与针刺具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数、抗过敏及强健体质多种功能有关。

治疗方法

1.针刺:(1):气瘿(相当水突穴,视甲状腺肿大程度稍有出入)、内关、间使、足三里、三阴交。(2)手法:颈部气瘿穴用斜刺,采用拇指后退为主的捻转泻法;肢体部穴用捻转提插补泻法,补法(足三里、三阴交)用拇指前进为主的捻转,结合重按轻提,泻法(内关、间使)用拇指后退为主的捻转,结合重提轻按。留针30分钟。

2.药物:①他巴唑组:单纯服用他巴唑40mg/日(10mg,4次/日)。②针药Ⅰ组:他巴唑40mg/日,服法同上。③针药Ⅱ组:他巴唑30mg/日(10mg,3次/日)。④针药Ⅲ组:他巴唑10mg/日(5mg,2次/日)。

3.疗程:连续观察2个月。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治疗后血清T4、T3含量的恢复情况和症状的改善,判定疗效,其标准制订如下:①控制:血清T4、T3恢复正常,症状基本消失,积分15。

结果

一、他巴唑组与针药各组的疗效比较

他巴唑组总有效率为85.37%针药Ⅰ组为93.94%,针药Ⅱ组为95.45%,针药Ⅲ组为86.36%。

二、他巴唑组与针药各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T4、T3含量变化比较。治疗后4组不同疗法患者的血清T4、T3含量均见非常显著下降(P

三、治疗期间他巴唑组、针药各组患者副反应情况

治疗期间以他巴唑组副反应出现率为高。

四、远期复发率随访结果

4组间远期复发率比较,以巴唑组复发率最高且与针药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机体免疫功能障碍是导致甲亢的主要病因。临床应用抗甲状腺药治疗,虽有见效快、疗效稳定、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治疗期间药物性副反应出现率明显高于针药组。针药结合治疗甲亢具有疗程短、无明显副反应、复发率低及对人体无损伤性等优点。

 

创造性-针灸学术发展之关键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1994年4月第18卷第2期

摘要:对针灸学本身以及研究,必须持一种符合针灸学术发展规律的认识。只有创新才能建立新的学术传统的认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然也是针灸学术延续,发展的原动力。针灸学在其发展历程中也有众多创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宝贵的传统,建立了理论、广泛和技术体系。并在不少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稳步走向世界,产生针灸国际化效应的基本原因。针灸学科中演变发展得最多最快的,当首推刺灸法以及由它们构组而成的疗法领域。具体表现为,由于针具和灸具的改革而导致刺灸疗法更加多样;由于现代理化知识和技术的引入,产生了以电针疗法、水针疗法、电热针疗法为代表的众多新疗法;建立了以腧穴激光照射疗法为代表的一批无创痛疗法,创建了耳针、头皮针、眼针、腕踝针和第二掌骨内侧面针刺等多种微针系统疗法。针灸学主要任务是研究“针器”施加于腧穴后产生作用的内在规律以及与此作用相关的诸因素及其互相关系,并在临床上应用和验证其研究成果。此即所谓“针道”。也可以说,针灸学是研究“针道”+“针器”。“针道”与“针器”是密切联系的,后者之“利”是前者之“善”的基础或前提。但“针道”之研究毕竟是首位的任务,况且其研究并取得成果要难得多。也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了“针道”,才能合理

1.经络是由已知的结构及其功能,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和未知结构及其功能构成的。

2.在刺灸相同腧穴施行相同术式的条件下,有双向性调节的作用。

3.腧穴对药物有强大的辨别力和反应性,药物对经络腧穴可起化学性“探针”一样的作用。研究结果中有不少不符合现代药理学的基本原理,提示药理学中尚有未知的领域。

4.针灸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鉴别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

5.检测耳壳形态、色泽、痛觉或电特性的改变,可协助诊断疾病。

6.微针系统疗法的建立和应用。

7.选时施针灸理法的初步建立。主动选择针对不同病症最有利的治疗时机,即选择最适于针灸的功能状态。

8.热证可灸、宜灸。突破了阳盛阴虚忌灸的传统认识。

9.传统辨证施针灸同辨病分型施针灸治疗方法相结合。

10.实验针灸概念的建立。避免了穴位名异实同或名同实异以致取穴时指鹿为马的弊病。

11.刺灸腧穴可譬喻为“药物”。针灸腧穴可在体内诱发一系列类药理学过程,药理学方法是研究针灸作用规律重要的方法之一。

12.“针灸血清”概念和方法的创立和应用。

从总体上看,这些新的概念性认识是片段的。但从中我们受到鼓舞,理出了学者们多年辛勤研究的轨迹,也为今后进一步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观念问题:“对中医药领域中某些观念,对中医药发展历史联系现状进行反思,此外,针灸学术要创新还要冲破习惯于或满足于门诊观察的观念,要重视病房研究基地的建设,加强在病房基地开展临床和实验研究。

在针灸学术发展过程中有否定,有借鉴和探索。

 

影响针灸效应因素的研究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1990年第1期

摘要:临床研究告诉我们,许多因素,如选穴配伍、针灸时机、针刺补泻手法,针刺深浅、留针时间、艾灸术式与灸材、疗程,还有病人的功能、精神状态及病程、病期等均可影响针灸的效应。为了深入探讨针灸作用规律,提高疗效,对上述研究中有关影响针灸免疫效应的某些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对此项研究的讨论。

一、机体功能状态: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同其原有功能状态密切相关。相同的穴位、手法,或使功能亢进者受抑制,或使低下者被提高,而对正常功能不产生明显影响。功能状态的个体差异对针灸效应有影响。同时,针灸对每一病证的具体适应范围及其同疗效关系的问题,应予以分析研究。当然,年龄或性别的差异,也是影响针灸效应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二、针灸治疗时机:根据时间生物节律理论,不同日辰、季节,机体的功能状态也有差异,所以针灸治疗时机也对针灸调节作用产生影响。

三、腧穴功能与组合:腧穴功能具有特异性。首先,经穴与非经穴在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与活性花环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艾灸不同经脉腧穴(督脉与足太阳经穴)时还发现,它们对免疫排异过程中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同一经脉的不同腧穴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提示单穴或多穴组合的作用特异性是相对的。

四、针刺操作:针刺手法或刺激方式不同则对免疫效应的影响也不相同,针刺术式或针刺深度不同均可能对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五、艾灸方法

1.不同灸法:不同灸法对机体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同时灸疗后,免疫球蛋白与补体高于正常值者降低,低值者升高,体现了艾灸双向调节作用效应。

2.艾灸补泻:艾灸补泻法也是依据补虚泻实原则而设立的方法,其区别在于操作上“毋吹其火”或“疾吹其火”。

3.不同灸材:用艾绒灸治无论在症状、体征或免疫功能调节方面,均优于无烟灸条。

六、并用药物:研究表明针灸同药物并用可以增强针灸效应,利于疗效提高。所谓并用不是意味着针灸同中西药物简单加在一起应用,而是要着力探讨它们并用的内在规律,寻找最佳的并用方法。

讨论

本文从影响针灸免疫效应某些因素入手,冀以提示影响因素的考察对针灸临床与实验研究的重要性。对有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是辨证论治的主要内容,因而此研究对于更好地进行针灸临床辨证论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针灸效应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片面地强调或忽略某些因素,往往影响应有临床疗效的获得,或难以客观地评估研究资料和把握针灸作用规律。因此,在临床上与实验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影响针灸效应的有关因素,开展不同穴位间、不同针、灸方法间,乃至于穴位与方法间交互作用的探讨,进而研究它们间最佳组合的规律与方法,应是今后针灸研究主要课题之一。

 

针灸活血化瘀作用的探讨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1998年第4期

摘要:针灸主要功能之一是通经活络,它治疗气滞血瘀、脉络痹阻病症自是顺理成章的。为了阐明针灸活血化瘀的作用与治疗血瘀症的规律,改变目前针灸临床较普遍存在病种局限的格局,扩大针灸的应用范围,促进临床研究同实验研究的结合,应当加强针灸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

血瘀的表现多种多样,经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制订的诊断主要依据是(1)舌质瘀紫或舌体瘀斑瘀点,(2)脉涩,或结、代或无脉,(3)固定性刺痛或绞痛并拒按,(4)病理性肿块,(5)血管异常,(6)出血及各种出血后引起的瘀血,黑粪,皮下瘀斑等。具有上述二项即可确诊,或一项以上并有实验室依据,主要是: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血流动力学障碍,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管栓塞与超微结构有血瘀表现等。

1.精神分裂症

中医历来认为本病同瘀血有关。《素问·经论》篇指出:“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提示气血失调能引起精神紊乱。现代研究发现,精分症患者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与血液流变学异常。不少血瘀症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电泳时间等明显高于正常人,从而通常把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状态作为血瘀症辨证与活血化瘀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对102例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

2.类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大部分有瘀血见证,在疾病发作期间,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较正常人为高。对90例患者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治则为指导,用针刺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80%。

3.原发性青光眼

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力的常见眼病,均表现为眼压升高,眼底视乳头改变和视力障碍,症见眼胀、视糊、目赤、虹视和头胀痛。甲皱微循环与球结膜微循环观察多数有异常。作眼血流图测绘,波幅值、灌注指数的排放指数也均有异常发现。经针刺肝胆等经穴位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乃至消失,视力不同程度提高。外周微循环得到明显改善。眼血流波幅值、灌注指数显著升高,排放指数也增加。针刺经穴通过高速相关脏腑的偏盛偏衰,使其功能协调,经络气血畅通,以致归明于目。

4.硬皮病

中医认为是寒凝血瘀、络脉不通、肌肤失养而成。硬皮病在临床上有较多的血瘀证象。采用隔附子饼间接灸治疗后,患者获效,表现为局部皮损变软,雷诺氏现象减轻,微循环改善,极度弛张的毛细血管袢,灸后基本恢复。

5.内分泌性突眼症

除眼球突出外,常见到眼胀痛,结膜血管呈锯齿状扭曲,末梢有瘀点,舌下静脉怒张,女性经行腹痛有瘀块。本症血液处于高粘状态,微循环与眶血循环血行不畅,共同表明瘀血存在。用针刺上天柱、风池等穴治疗,近期有效率78%。针刺治疗后血流速度明显加快,非线状态与袢顶瘀血显著减少,血液流变性复查,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血球压积均明显下降,有的已达正常范围。眶区血流图血流波幅显著增大,同时灌流指数、排放指数明显增加,血供改善,表明针刺改善血瘀症的一些指标与效果是一致的。

6.冻疮

用手指血流图对22例冻疮患者进行观测,提示患者手指部血液动力学有异常,同中医认为冻疮与寒凝血瘀有关的病机分析相类似。我们用药物温灸器放置于患侧外关-三阳络穴处施灸治疗,治愈率为36.36%,有效率为86.36%。温灸法可降低手部血管紧张性,提高搏动性血流供应量,起到温经活血的作用。

7.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中医认为本症系气滞痰凝血瘀结于少阳、阳明之络所致。本着局部与整体调节相结合的原则给予针刺治疗,经治相当一部分患者肿大的甲状腺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甲状腺恢复正常大小者,前者腺体缩小有效率为75.61%,后者为78.26%,Ⅱ组为4.76%,同Ⅰ或Ⅲ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

8.同种皮片移植排异反应

排异反应的结局是移植皮片内血管变形,血流缓慢,广泛性血栓形成,导致皮片坏死脱落。同血瘀形成有许多共同之处。经施麦粒灸后,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提示皮片内循环障碍程度明显减轻,血供维持时间延长。这反映艾灸通过调节受体小鼠的免疫功能,减弱其对移植皮片的免疫反应性,减轻移植物血运障碍,发挥了活血通络的作用。

讨论

1.中医认为各种原因引起血液在经脉内运行不畅,甚至停滞不流,或溢出经脉之外,谓之瘀血。临床治疗血瘀症的目标是疏通经脉,活血化瘀,祛瘀才能生新,达到扶正祛邪,协调阴阳的目的。本文资料显示,针刺或艾灸要有效的改善患者微循环状态,或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或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或减轻乃至消除血液动力学障碍,或延缓血管栓塞形成,使血流量增加,循环改善,气血运行从“不通”到“通”。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体现了针灸调节功能系统的作用。

2.所应用的全部经穴共20余个,大致分为二类。一类重于局部导气和营,另一类则致力于整体调整,益气养血,温煦脾肾。针灸活血化瘀作用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穴位组合系依据具体病症而定,有的以局部或邻近穴位为主,辅以整体调节;有的则以整体治疗为主。再者,它表明在活血化瘀过程中调气的重要性。

3.一般以高粘滞血症代表血瘀证。

在本文资料中,经针灸治疗有效,血瘀指标有显著改善的病症,多是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功能状态出现异常的病症。总之,根据上面分析,可以推断,免疫学因素可能参与了血瘀形成的过程。作为血瘀状态体现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障碍、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管栓塞形成等,同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须知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自稳机制失调的结果。它们可能就是参与瘀血形成的因素之一。恢复免疫自稳机制过程中,活血化瘀是重要手段。祛瘀才能生新,祛瘀是促使机体不断地把陈旧的、瘀滞的、阻塞的物质清除出去,从而不断产生新的、正常机体所必须的物质。当然,针灸是通过什么具体方式或途径达到活血化瘀的,神经、体液和神经递质等在针灸活血化瘀中如何进行调控等问题,有待今后另行探索。

 

对甲亢阴虚证的细胞免疫学观察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年第10期

摘要:对basedow氏病(甲状腺毒症,甲亢)有阴虚见证的患者作过某些细胞免疫学观察。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功能(体液与细胞的)均发生紊乱。

方法与结果

1. 临床资料

(1)研究对象:均系患Basedow氏病有阴虚见证而未经任何治疗的住院病人。

(2)中医辨证标准:在咽干口燥、心悸、烦中易怒、五心烦热、多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中见有3项以上者定为阴虚。

(3)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有甲状腺肿大,功能亢进,吸碘增加,多数病人均有一定滴度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抗微粒体抗体。

2.实验方法与结果

(1)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计数(%)。

(2)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计数(%)。

(3)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

讨论

1.Bawedow氏病属中医“瘿病”范围。它发病时血中T细胞数目减少,这意味着甲亢阴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减弱。虚证是正气虚弱所表现的病变和证候。正气泛指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免疫功能是构成正气的重要因素。通过检测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有助于临床上对虚象的辨证。

2.甲抗阴虚患者在T细胞总数减少的基础上,辅助性T细胞数目也显著减少,而抑制性T细胞数却不见明显变化。出现虚的证候。用扶正固本法治疗虚证,有可能使辅助性与抑制性T细胞间的关系恢复正常,纠正内环境紊乱状态,从而达到调和阴阳、补虚扶正之目的。这说明重建人体免疫系统的稳定性是治疗虚证,协调阴阳的重要任务之一。

3.甲亢阴虚证的另一重要的免疫学特征是T淋巴细胞识别自身与同种抗原刺激的能力受到严重损害。就可能使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调控机制失常,导致自身破坏性反应,从而出现一系列阴虚的见证。

 

关于针灸-免疫研究思路的探讨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1991年第1期

摘要:针灸-免疫研究,是应用针灸学、现代免疫学理论和多学科方法或技术,研究针灸施于腧穴后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机理。此方向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成为继针刺镇痛临床与机理研究之后,针灸学同现代医学科学相互嫁接的又一个活跃的领域。

1.进一步开展针灸-免疫作用规律的研究

对不同腧穴与针灸方法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比较,归纳了针灸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过程中,抗感染、抗自身免疫病理、抗过敏反应、抗癌和抗痛作用的某些规律,也认识到针灸作用大多不是直接针对致病因子、病变组织的,主要是通过调节体内失衡的免疫功能而实现的。

(1)借鉴药理学方法,开展针灸药理学研究。针灸学则主要是研究腧穴针灸同机体相互作用并引起生理效应的科学。把针灸譬喻为药物,从而可从药理学角度探讨针灸的作用。但针灸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并赖以调节内环境,达到预期效应的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必然有其合成、分泌、分布、代谢和排泄这些类似于药动学所研究的过程。对它的研究应是针灸-免疫研究的十分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借鉴药理学结合针灸学研究的特点,加强针灸量效关系与时效关系的研究(暂称“针灸效应学”研究)与针灸诱导产生的效应调节物质动力学的研究。它可能是推进此项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

(2)对影响针灸免疫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临床经验告诉我们,许多因素如腧穴及其配伍、针灸时机、手法补泻、针刺深浅、留针时间、艾灸术式与灸材、疗程、病人的精神或机能状态和病程等均可影响针灸效应。通过对影响针灸-免疫效应有关因素的分析,有利于开展不同穴位(包括耳穴)间、不同针刺或艾灸法间,乃至穴位同针灸方法间交互作用的探讨,进而研究它们间最佳组合的规律与方法,促进治疗方法的改进。针灸-免疫研究的最终归宿是为了提高疗效,故研究应重视同临床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病、癌症或AIDS的实践相结合。

2.进一步探讨针灸-免疫作用的机理

今后除继续从免疫系统内调节网络方面进行机理研究外,应加强针灸-免疫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的研究。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三者间相互关系方面虽仍有许多未明之处,但为了维持生命,它们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形成了一个相互调节的网络,把神经、免疫、内分泌三者相互关系的研究称为“神经免疫内分泌学”。

近年来,国外学者在证明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和垂体激素对免疫系统的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同时,发现人或动物的淋巴细胞经激活后可产生数种使血浆中皮质激素升高的淋巴因子,它们分别作用于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不同环节。免疫系统同HPA轴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事实,促进了系统与系统间人为界限的突破,导致这领域某些观念的更新,推动了研究的发展。

从总体上考察,针灸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协调阴阳,或调整功能。针刺镇痛与针灸一免疫作用都是调整有关系统功能的结果。针灸-免疫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的研究,是从更深层次上认识针灸调整作用的规律。

 

从经络腧穴神经科学角度探讨心与小肠相表里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95年第8期

摘要:中医学“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一直被认为是缺乏科学实验资料证明的“理论”。中医学的“心”,既指循环的心,也指“神明”的心(脑),而从现代解剖学来看,心、脑、小肠是三个截然不同的系统。本文从经络、腧穴、神经科学等方面,对“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作了阐述。认为脑与小肠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脑内许多神经递质在小肠内能找到,肠道内许多神经丛和脑一样,有一种血脑屏障。由小肠S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可促使心排出量增高。上述论述,为研究“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

 

针刺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作用特点

出处:中国针灸 1991年第6期

摘要:加强针灸治疗脏腑病,尤其是内分泌与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寻觅有效的治疗方法,总结针灸作用的特点与规律,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探索。我们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Graves病与桥本氏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经过6年多的观察用针刺或艾灸法分别治疗上述病症均有较好疗效。针灸治疗不仅有近期疗效,远期效果亦较佳。同现行的西药治疗方法相比有一定的优越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治疗方法

1.取内关、间使、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和关元等穴,用提插补泻法。

2.桥本氏病:取大椎、肾俞、命门、膻中、中脘和关元穴,用间接灸法(隔附子饼灸)。

实验结果

1. 针或灸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血清总T4(甲状腺素)、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SH(促甲状腺素)含量测定。所有这些指标经针或灸治疗后均达到或趋向正常水平。

(2)甲状腺抗体含量测定:针灸能有效地调节患者甲状腺功能,与其对这些抗全的作用有关

2.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对针灸治疗的影响。

这两病症甲腺功能按正常、亢进和减退三种状态进行分析。

(1)血清T4、T3含量变化;(2)血清TSH含量变化;(3)甲状腺131I摄取率的变化;

(4)血浆环核苷酸含量的变化。

3.针灸对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1)甲亢症;(2)桥本氏病。

针刺对甲亢症两种证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均有很明显的纠正作用。艾灸对桥本氏病阳虚见证患者的有关指标也有明显影响,但对气虚见症者则无明显作用。

讨论

1.本文表明,针灸能纠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和免疫功能,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针灸的这一作用与机体原有的功能状态有关。

2.针灸对不同证型患者的调节作用不同,甲亢症属阴虚,桥本氏病甲减型属阳虚,两种疾病在中医辨证与功能状态上均是对立的。在甲状腺激素分泌方面也是如此,前者高于正常,后者往往低于正常。针灸能改变cAMP含量与cAMP/cGMP比值,纠正异常的甲状腺功能状态,使机体阴阳重新恢复协调关系。

4.本文说明针灸能较好地治疗由于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的炎症。甲状腺肿大(瘿)系气滞痰凝血瘀所致,针灸之后有一定比例患者的肿大甲状腺消退或缩小,针灸有化痰祛瘀的作用,是纠正异常甲状腺功能与免疫功能的结果,是针灸疏通经脉作用的具体体现。

 

关于针灸调节作用规律与机制的思考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2年第1期

摘要:针灸作为非药物疗法,治病既可产生疗效,又可不引起毒副反应,除操作不当性伤害外,一般不对机体造成损害,既可纠正异常的功能状态,又不会干扰正常的生理机能。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为何针灸治疗一般总是有利于不同程度地恢复机体生理稳态的。

刺灸腧穴通过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而达到协调阴阳的作用,调节是针灸最基本的作用。针灸的镇痛、增强免疫防卫和调整功能等作用,实际上均为针灸调节作用的结果。调节作用具有整体性与双向性的规律。所谓整体性,意味着刺灸腧穴可在不同水平上同时对机体多个器官、系统正常或异常功能产生影响,但对正常功能,其作用效应一般限于生理值范围内。双向性则反映针灸对向相反方向偏离的功能可产生反向的调节作用,即在刺灸相同腧穴,应用相同术式的条件下,对相反状态的功能产生反向的作用。通过调节内环境,重建生理稳态,是针灸与药物治疗疾病获效的共同途径,但是针灸对内环境的调节机制显然有别于药物,尤其是化学合成药物。

绝大多数药物对机体是非感知性刺激,刺灸腧穴则是感知性的,它首先影响腧穴感受装置与外周神经传入途径,刺灸信号同病理信号(包括痛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脊髓、脑干、丘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坛)相会并发生相互作用,经过整合作用过程,传出信号,影响中枢神经递质系统,释放出多种神经递质或激素,调控内分泌与免疫系统功能,再释放出多种分泌激素、免疫活性因子,对效应细胞、组织或器官,对内环境理化状态进行调节。诚然,内环境也可反馈性对针灸引起的中枢递质神经元与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活动的变化进行调控。这样形成的调节环链,共同调节或维持机体的生理稳态。针刺与艾灸的作用途径不尽完全相同,尽管迄今对十分复杂的中枢神系统对针灸信号的整合过程了解尚不深,但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无疑是针灸作用机制中十分重要的。从上述讨论中引出以下几点启示:

1.加深对针灸调节作用的认识

针灸正是通过在不同程度上激发或诱导体内调节系统的作用。协助体内固有的调节潜力,使异常功能趋向正常化。在这种情况下,体内势必会出现反馈调节,来促使改变了的功能状态正常化。针刺的作用,可能就在于促进这种反馈调节,加速功能状态的正常化。因此可以认为,针灸治疗在调节功能这一重要环节上发挥着比药物更符合生理学规律的作用。

2.开拓提高针灸疗效研究的思路

针灸作用效应受刺灸部位(腧穴)、刺灸量和机体功能状态等因素综合的制约。但三者的相互关系,何者居于主导地位等尚有待探讨。所以,有必要从中枢核团功能与神经递质的层次,研究不同单穴或穴组,不同针灸术式或不同刺灸时机对上述过程影响的规律。尤其是要研究如何选用相关的特异性强的腧穴或有针对性选择有关脏器功能峰期或谷期进行刺灸,以增强针灸调节功能的作用而提高疗效。

3.针灸调节功能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针灸治病的机理,主要在于协助机体依靠自身的组织结构与机能来重建机体稳态。这就意味针灸对功能的调节作用必须依赖于有关组织结构的完整与潜在的机能,同时也提示针灸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如针刺麻醉中镇痛不全。

4.要客观地对针灸学术某些观点进行重新理解

袭用中药效能的知识以表述针灸作用、腧穴性能和针灸术式,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当代自然科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揭示脑的奥秘,所以神经科学是未来十年生物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有关学者推断,在九十年代,神经科学孕育一场新的革命。面对“脑的十年”所构划的神经科学蓬勃发展的蓝图,针灸学科尤其是实验针灸学科应有什么作为的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主动地跟踪神经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移植或嫁接神经活动基本过程研究中提出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方法,以进一步探讨针灸调节作用规律与机制、经络活动现象、腧穴功能和经穴-内脏相关、针刺镇痛原理等,促进针灸学术继续进步。

 

关于腧穴功能研究的若干问题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89年第1期

摘要:开展应用性研究,应是带有公益性质的针灸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同时也不能忽视必要的基础研究。经络研究,已被列为“七.五”国家攻关课题,这是发展针灸学重要的战略安排。腧穴是另一项重大的研究目标。

1.从发展角度看腧穴功能研究的必要性

腧穴是施行针灸以防治疾病的部位,经络的功能通常是通过腧穴来体现的。腧穴功能历来是用它的主治病症来表达。60年代时对大部分腧穴的穴性作了表述。尽管对“穴性”的概念及其相应的表述是有争议的,但这无疑是腧穴功能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古人对腧穴功能的认识,是基于临症的经验总结。进行整理与发扬,是我们乃至今后几代人的责任。借助科学实验对腧穴功能进行研究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际上,实验针灸领域里所取得的众多研究成果,已经为腧穴功能的阐述提供了大量新的资料。如针灸足三里穴,关元穴,经实验研究证实,补充了古人对足三里、关元穴功能的认识。

2.关于腧穴作用特异性问题

所谓腧穴作用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这一穴位与另一穴位的功能作用上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亦即穴位对其相关脏腑功能活动所具有的某种特殊的影响,这是针灸学中各家见解不尽一致的重大学术问题之一。不少资料表明,穴位与非穴位的作用有较明显的差别,针灸穴位时作用显著,非穴位大多无作用或作用不明显。而且不同穴位之间常有差异,甚至出现截然相反的作用。

应当看到,腧穴作用特异性是相对的,一个穴位可对多个脏腑产生作用,多个穴位对某一脏腑均可发生影响;针灸对机体功能调整具有双向性的特征,针灸同一穴位,可因机体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而出现相反的调节效应;有些研究还怀疑或否定穴位特异性的存在,如针灸许多不同穴位,甚至非穴位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这些都提醒人们,在评估腧穴作用特异性现象时,必须取谨慎态度。有关腧穴特异性研究,至今仍是零星、不系统地进行着,总体上尚停留在现象或效应观察的水平,较少总结其规律,而对机理的探讨则刚刚起步。

3.关于腧穴与药物协同作用问题

将药物或生物制品注入穴位后,它们的作用效应往往明显地被增强或放大。穴位药物注射后出现的作用同传统给药途径相比有其显著特点,除个别药物外,药理或毒理作用的出现均比药物皮下、肌肉注射快速而强大,作用潜伏时间显著缩短,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不失为一种快速,又较静脉注射简单的给药途径,适用于急症抢救治疗。

关于腧穴与药物协同作用的另一个含义是针灸的同时合并应用药物,其生物学效应或疗效比单独使用它们时增强。针灸同药物并用与通过穴位给药一样,不应被理解成经络、穴位或针灸穴位作用同药物作用算术式的相加。在针灸对机体进行整体性、良性调整的前提下,它们不仅能克服药物的某些副反应,而且能使药物的作用呈几何式的放大。可以认为,揭示产生协同作用效应的奥秘,会更有利于我们利用腧穴的这一特性,提高针灸治疗效果,也可能对阐明经络实质,乃至解开某些生命科学之谜均具有重要意义。穴位敷贴的药物与针药并用的药物应优选用中药。

 

关于腧穴功能研究方法问题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89年第1期

摘要:研究腧穴功能,弄清针灸不同腧穴效应的特性与规律,正是为了利用那些特性与规律。必须重视研究的方向问题。

(1) 应当联系临床治疗病症(尤其是脏腑病)进行。(2)实验研究是重要研究途径之一,要尽可能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3)系统地对每条经络上的腧穴一个一个地进行研究,最后进行串联,加上归纳推理,最终有可能对经络功能提出新的认识。(4)应当结合刺激参数进行研究,首先应当弄清应用某种理化手段刺激腧穴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然后才能把研制的新器具应用于临床治病。

 

针灸预防疾病作用的探讨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1年第2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实验性肺结核、慢性肾功能不全、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恶性肿瘤、衰老、胆色素性结石、苯中毒引起的血象异常等动物病理模型制作以及或同步艾灸或针刺预防处理的效果,说明针灸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抵御或削弱各种致病,致衰老因素对机体的影响,能够起到预防的作用,今后加强针灸预防疾病规律与机理的研究,发挥它这一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是十分必要的。

 

不同机能状态时穴位下神经刺激对血压的影响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2年第2期

摘要:本实验在乌拉坦与氯醛糖混合麻醉的大鼠上记录尾动脉血压。以银丝电极分别刺激“内关”穴下正中神经。“曲池”穴下桡深神经、“足三里”穴下腓深神经和“丰隆”穴下腓浅神经。

用300uA(100H2,60s)方波电脉冲刺激正常血压(14.5±0.4KPa)大鼠的“足三里”能引起降压反应,再以同样参数刺激,则降压反应消失,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刺激“曲池”穴的结果与“足三里”相似。当该鼠失血至低血压(9.5±0.3KPs)时,原有降压反应亦消失,与对照相比亦明有显差异。然而,刺激正常大鼠(14.5±0.5KPa)的“丰隆”穴,仅引起短暂降压反应(△BP1.3±0.8KPa)失血后(9.5±0.5KPa)再给予相同刺激,则表现为升压效应(△BP-1.1±0.7KPa),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此升压效应可被东莨菪碱(0.3mg,IV)阻断。刺激“内关”穴时,无论大鼠处于正常(14.1±1.1KPa)状态还是失血后低血压(9.3±0.9KPa)状态,都表现为强烈的升压反应,与上述三穴位相比有显著差异(P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1.对穴位下躯体深神经的刺激一般都引起降压,而对浅神经的刺激易引起升压。

2.即使同一穴位的相同的刺激,随着动物机能状态的改变,对血压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

3.一般情况下,300uA的刺激都引起降压反应,而600uA的刺激使降压反应变小或反转为升压。

4.多数穴位下神经刺激所引起的升压反应与中枢胆碱能系统的激活有关。

5.对“内关”下正中神经的刺激有很大的特异性,在不同刺激强度和不同机能状态下,始终表现为强烈的升压反应,而这种升压反应主要不是依赖于中枢胆碱系统的激发。其升压机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甲亢阴虚火旺与气阴两虚证的初步探讨

出处:中医杂志 1983年第9期

摘要:本文对70例甲亢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火旺与气阴两虚二种证型,选择基础代谢率(BMR)、血浆环一磷酸腺苷(cAMP)含量、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排量及植物神经平衡参数等项指标,分析探讨甲亢二种证型的不同体质基础及其各自的病理生理特点;结合测定血清总甲腺素(T4)含量、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及甲状腺131碘摄取率,了解中医分型是否与甲亢程度有关。

结果

一、甲亢患者临床症候表现

甲亢阴虚火旺者多见于咽干口燥、烦躁易怒、易饥多食、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候为主;气阴两虚者多兼有气短乏力、便溏、脉细弱等症。

二、血浆cAMP含量、尿17-HCS排量、BMR及植物神经平衡参数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平衡参数各均值都高于正常,阴虚火旺组较气阴两虚组及正常组显著增高(P

三、血清总T4、T3含量及131碘摄取率两组证型之间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讨论

阴虚火旺与气阴两虚是甲亢症的二种不同证型,但阴虚是其共同病理基础,唯前者以火旺表现突出,后者兼有明显气虚。火旺者机体功能多呈亢奋,反映的病理生理现象较明显。气虚则表现为功能不足,病理生理反映不如火旺者明显。中医的“证”虽与致病因素有关,但体质因素的影响可能更为重要,导致二种证型甲亢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不同变化,可能与患者机体反应性不同有关,阴虚火旺者反应性较高,气阴两虚者反应性较低。

 

对甲状腺机能减退阳虚证细胞免疫学的观察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9年第11期

摘要:从细胞免疫学角度考察中医虚证,除要观察T细胞总数外,还应着重分析T细胞有关亚群及其相互间数目比例关系与T细胞的有关功能状态。桥本氏病与Basedow氏病都发生于甲状腺炎,均属免疫性甲状腺炎。中医辨证属阳虚,而甲亢多为阴虚。甲亢阴虚与甲减阳虚证是在病理上密切联系,中医辨证绝然相反的两个病证。

一、诊断标准

(1)临床有低代谢表现;(2)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升高或/和甲状腺素(T4)或/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降低;(3)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或/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升高。

中医辨证标准:舌光润胖大,脉沉迟无力,加上肢冷畏寒、嗜睡身懒少动、颜面或肢体浮肿、毛发脱落稀疏诸症中之两项或两项以上者。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1)自身花环形成细胞(ARFC)数(%);(2)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目(%);(3)外周血辅助性与抑制性T细胞比值(OKT4+/OKT8+);(4)ARFC数同OKT4+、OKT8+细胞数以及两者比值的关系。

讨论

它是机体清除衰老、受损伤或突变的细胞,保持自身内环境稳定的能力之一。而淋巴细胞自身识别功能就是体现自身稳定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甲减阳虚证患者ARFC数目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其自身识别能力处于亢进状态,同甲亢阴虚证自身识别功能严重缺陷的状态,恰巧相反。甲减阳虚证患者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之一辅助性T细胞数与常用来表示T淋巴细胞亚群间关系的OKT4+/OKT8+比值,明显地高于正常人。它反映本证患者的阴阳失调。

甲减阳虚与甲亢阴虚证的中医辨证上是一个对立面,甲状腺激素分泌也相对立,前者低于正常,后者高于正常。此外,在细胞免疫学方面也存在对立的状态,表现出T淋巴细胞亚群间关系失调,OKT4+/OKT8+比值异常,前者高于正常,后者低于正常。虚证在细胞免疫学方面的变化似有一定的规律,即自身识别功能紊乱。为虚证的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结合的研究,提供某些参考性研究资料,丰富对中医虚证的认识。

 

针灸治疗血瘀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6年第8期

摘要:通过符合血瘀证诊断的精分症、青光眼和缺血性中风三个病种以及老年大鼠血瘀模型,从临床到动物实验较系统地研究针灸的活血化瘀作用。通过多项客观指标的观察,证实了针灸能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各指标的异常;可调整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I2的动态平衡,阻抑血栓的形成;改善血液流变性呈粘、浓、凝聚状态。表明针灸治疗血瘀证是有理论和实验依据的。

 

针刺对人体免疫机能影响的腧穴特异性研究

出处:江苏中医 1990年第2期

摘要:所谓腧穴特异性,是指腧穴对相关机体功能活动所具有的某种特殊性的影响。这是针灸学重要的学术问题之一。对腧穴特异性的研究,有助于阐明腧穴的实质,完善腧穴学理论。对临床上实现效佳精简的处方配穴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方法

分组:将受试者随机分为6组,即针刺非经穴组(对照组,针刺大腿正中线髌骨上缘上4寸处);针刺足三里穴组;针刺关元、气海穴组;针刺委中穴组;针刺阳陵泉穴组;针刺膏肓穴组。

操作:先行徐入徐出的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均施以3V,5Hz的电刺激20分钟,强度接近每人的最大耐受度。在针刺前与结束后5分钟分别采血作为试验标本。每次实验均在上午8~9时进行;针刺前静卧15分钟,每次进行1组实验。

观察指标:(1)淋巴细胞转化试验C3H-TDR掺入法;(2)活性玫瑰花环试验(以显微镜下计数200个淋巴细胞的花环形成百分率表示);(3)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测定。(以125I标记的D562细胞作为靶细胞)

讨论

穴与非穴之比较:针刺对机体功能的调整,腧穴的作用每每强于非腧穴。

不同穴性腧穴之比较:免疫学检测结果表明,针刺具有补益作用的足三里、关元、气海和膏肓穴可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功能,而针刺具有祛邪泻实作用的委中和阳陵泉穴则对人体免疫功能无明显的影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穴性不同的腧穴,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显示出腧穴作用的特异性。

邻近腧穴之比较:邻近腧穴,因其功能不同,其作用也是相异的。

同经腧穴之比较:同一经络的腧穴虽具有共同的主治范围或功能谱,但每一腧穴还保持有一定独立的特异功能。

腧穴作用特异性是相对的。一个腧穴可对多个脏腑产生作用,多个腧穴对某一脏腑均可产生影响。同时,针灸相同腧穴,可因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不同而产生相反的调节效应。腧穴特异性研究是探索腧穴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临床同实验相结合的途径,把它的研究纳入针灸调整作用研究领域之中,可能会在广度与深度上深化此类研究。

 

直接灸调节癌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观察

出处:针灸临床杂志 1994年第10卷第1期

摘要:本项观察对象为9名癌症患者,采用小艾炷直接灸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结果表明:①艾灸对接受过化疗,白细胞数明显低下者,有一定的升提作用。②艾灸对癌症患者的K细胞ADCC活性似有双向调节作用。③艾灸可提高癌症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④艾灸可使本组癌症患者明显低下的NK细胞毒活性得到显着增强。⑤艾灸对癌症患者的CD+3、CD+4、CD+8细胞绝对值无明显影响,但显着提高CD+4/CD+8值,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御肿瘤的能力。

 

直接灸免疫调节作用的β-内啡呔机制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4年第13卷第5期

摘要:β-END主要分布于脑、垂体、肾上腺和其他外周组织,血浆主要来源是垂体和肾上腺,其免疫调节作用如刺激NK细胞毒活性,增强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反应,较弱的抗体抑制能力,促进M分泌IL-1,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趋化等。本文着重对直接灸免疫调节作用的β-END机制进行探索。

实验结果:(1)提示抗体的生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2)提示直接灸有刺激腺体增生的作用,此可能与促进腺体合成和分泌活动有关。

(3)对照组小鼠垂体、肾上腺β-END含量与正常组接近,血浆β-END浓度未见明显增高,艾灸的作用,促进了β-END的合成和分泌,提高了血浆β-END水平,此可能有对抗肿瘤因素的作用,并加强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β-END对免疫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至少与下述三个因素有关,β-END的量、免疫细胞膜上的β-END受体密度和β-END与β-END受体的亲合力。血浆β-END浓度的增高对脾淋巴细胞β-END受体可能有正向调节作用。血浆β-END浓度与免疫细胞上β-END受体同时增加,可能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对艾灸治疗所作出的积极反应。

我们已观察到艾灸不但可以促进β-END的合成和分泌,提高血浆β-END水平,而且对免疫细胞β-END受体亦有正向调节作用。至于艾灸对β-END与β-END受体亲合力的影响,以及其他免疫调节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针灸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的影响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5年第11卷第2期

摘要:小剂量链脲霉素(28~35mg/kg)与高热量饲料建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

M)大鼠模型,分别观察了针刺与艾灸对该模型脂代谢紊乱的影响。结果表明,NIDDM大鼠明显肥胖,有明显的糖耐量受损(IGT),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肝脏胆固醇明显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及其亚组分((HDL2-ch)均显着降低;其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增高。针刺加艾灸均能使NIDDM大鼠血清中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子的水平显著下降,而升高了血清中抗AS因子的水平,起到了纠正NIDDM脂代谢紊乱,防治AS的作用。

讨论

我们取肝俞、脾俞、肾俞,用补法,治疗具有明显脂代谢紊乱的NIDDM大鼠。肾俞可补肾生精,壮元气;脾俞则既有健脾化痰之功,又有行气活血之妙;肝俞既可养血活血,又可调畅气机,加强健脾补肾之力。总之,三穴相配,共奏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之功效。

 

艾灸“关元”对荷鼠癌小鼠β-END的影响

出处:中医研究 1994年第19卷第1期

摘要:艾灸关元不仅具有抗小鼠移植癌,延长荷癌小鼠生存期的作用,而且对荷癌小鼠本趋低下的免疫功能能进行良好的调节。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观察艾灸调节荷癌小鼠组织β-END含量及其规律的实验内容,本研究结果表明,艾灸关元可以使荷癌小鼠本趋萎缩的垂体和肾上腺增生,促进荷癌小鼠的垂体和肾上腺分泌β-END,显着提高血浆β-END水平并维持较长时间,以利β-END发挥免疫调节活性。实验数据还提示,艾灸作用并不引起β-END的即刻释放,而更大可能是刺激β-END长时间持续性的释放。

 

艾灸治疗实验性结核病的免疫学机理研究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2年第1期

摘要:本文对艾灸治疗小鼠实验性结核病的免疫调节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艾灸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有明显疗效,尤以艾灸加西药组更为显着。2.艾灸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及提高T细胞计数。3.艾灸对T淋细胞的调节主要通过增加T辅助细胞,改变TH/TS比例达到对T淋巴细胞功能调控作用。

 

针灸预防小鼠苯中毒的实验研究

出处:针刺研究 1989年第3期

摘要:慢性苯中毒的主要损害是造血系统,其典型改变是白细胞减少、骨髓造血障碍和诱发染色体畸变。

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小鼠。(1)对照组;(2)染毒组;(3)针刺预防组:取穴“大椎”、“命门”毫针直刺约0.15~0.20时,捻转5~6次,留针2分钟,隔日1次;(4)艾灸预防组:取穴“大椎”、“命门”,用纯艾绒2.0mg作米粒状施行直接灸,每次3壮,隔日1次,艾灸结束后立即染毒,共4次。

观察指标和方法:

(1)白细胞计数:每次采血计数2次,取其平均值。

(2)骨髓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法。

(3)骨髓象检查:直接涂片法。

(4)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染色体畸变测定法。

(5)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微核细胞测定法。

实验结果

1.白细胞计数:苯可引起染毒小鼠白细胞数减少,而以针刺或艾灸预防则能减轻染毒小鼠白细胞数下降程度,使其维持在接近正常的范围内。

2.骨髓细胞计数:在该染毒条件下,针刺或艾灸似有阻止苯染毒小鼠骨髓细胞数下降,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的作用。

3.骨髓象检查:在染毒期间经针刺或艾灸预防后小鼠骨髓象检查接近正常,中性分叶核细胞中未见退化性空泡。

4.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以针刺或艾灸进行预防能阻止小鼠染毒后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上升,而针刺的疗效似乎更优于艾灸

5.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在该染毒条件下,以针刺或艾灸预防能阻止小鼠染毒后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上升,而针刺的疗效更优于艾灸。

讨论

1.苯对机体造血系统毒作用的途径:苯对机体的毒作用主要是苯在体内的代谢产物酚类,尤其是未被结合的游离酚类化合物所致。总之,由于骨髓细胞核分裂的抑制,以及DNA的合成不足,是苯引起造血系统损害的主要原因。

2.针灸在预防小鼠苯中毒中的作用:选择经穴配伍,就能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故我们运用针灸预防小鼠苯中毒时,以扶正为主(扶正就是扶助机体抗病能力,调整机体功能),兼以祛邪(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抵御有毒物质)。

3. 针灸在苯染毒中对小鼠防御功能的影响:针灸可能依靠调动和增强机体自身的生理性防御免疫功能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抵御和消除导致疾病的消极因素的目的。针刺对机体造血功能的调整和防御功能的增强作用可能胜过艾灸。

 

艾灸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5年第14卷第3期

摘要:以老年大鼠为观察对象,在“大椎”、“肾俞”施行麦粒灸,观察艾灸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性、红细胞膜结结构与功能等的影响。结果显示,20月龄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膜渗透脆性均高于4月龄大鼠,而红细胞Na+-K+-ATP酶活性、红细胞变形能力低于4月龄大鼠;艾灸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膜渗透脆性低于老年组,红细胞Na+-K+-ATP酶活性,红细胞变形能力显着高于老年组。提示艾灸具有延缓老年大鼠血液流变性增龄性增高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延缓红细胞膜Na+-K+-ATP酶增龄性下降而实现的。

 

针灸调节老年大鼠垂体激素分泌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7年第16卷第4期

摘要:应用放免分析技术观察电针、艾灸对老年大鼠垂体与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生长激素(GH)及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电针、艾灸可显着提高垂体与血清LH及FSH水平,增加垂体GH含量,表明针灸抗衰老的作用可能与改善垂体激素分泌水平有关。

大量研究证明,神经内分泌系统在机体衰老过程中发生显着变化,这些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肿瘤等老年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针灸对哮喘患者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与嗜酸粒细胞数目的影响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5年第14卷第2期

摘要:针刺肺俞、风门、大椎穴结合拔火罐治疗哮喘取得良好即时效应者和一定远期疗效的基础上,对针灸治疗前后哮喘患者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与嗜酸粒细胞数目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敏性哮喘与慢支病人的外周血活化T细胞数目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

 

艾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0年第4期

摘要:难治性肺结核,由于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活性均低于健康人。免疫系统功能的失调或免疫功能低下在肺结核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而,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对于肺结核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艾灸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使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趋向正常。采用隔蒜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

治疗方法

1.取穴分为两组:(1)百劳(双)、肺俞(双)、膏肓(双);(2)中府(双)、膻中、关元、足三里(双)。

采用隔蒜灸,每周灸治3次,每次轮回灸治一组穴位,每穴灸7壮,每壮含甲级纯艾绒250mg,3个月为一疗程,艾灸期间除给予口服INH300mg/日外,停用其他抗痨药。

2.结果:32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经艾灸治疗后,显效5例(15.63%);好转12例(37.50%);无效15例(46.87%)。

(1)治疗前后症状对比;(2)灸治前后体重变化;(3)治疗前后痰菌比较;(4)灸治前后血沉的变化;(5)血象变化;(6)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比较;(7)治疗前后NK细胞活性比较;(8)灸治前后白细胞介素Ⅱ活性的比较。

讨论

1.艾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难治性肺结核表现为一系列的虚象,肺部出现大量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病变局部淋巴管和血管受阻,使药物不能达到病变处。通过增强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则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艾灸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采用艾灸以上诸穴来调整机体的阴阳气血,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2.艾灸治疗肺结核的免疫调节机理

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反应中,Th和Ts之间的比例关系起重要作用。难治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Tu/Ts比值以及IL2、NK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经艾灸治疗后,Th/Ts比值,NK活性和IL2活性均有升高,同时,痰中结核杆菌排出量显著减少,艾灸能够促使患者的免疫功能趋向正常,使机体对致病菌的抵抗力增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我们认为,艾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可能是通过增加IL2的释放,促进NK细胞活性以及调整Th与Ts之间的比例而起作用的。同样,在治疗免疫性疾病时,调整Th与Ts的关系也很重要。

 

针灸对过敏性哮喘患者粘膜SIgA免疫功能调整作用的研究

出处:针刺研究 1995年第20卷第2期

摘要:本文从唾液、鼻分泌液、痰液中SIgA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WM(Pokeweeklmitogen)刺激培养上清液中IgA含量测定两个方面,对针灸调整过敏性哮喘患者粘膜SIgA免疫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针灸能明显降低患者唾液、鼻分泌液中SIgA(P

 

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若干影响因素的分析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2年第2期

摘要:本文以伏天化脓灸、伏天非化脓灸、伏天局麻后化脓灸和非伏天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结果显示各化脓灸治疗哮喘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为63.7%、63.2%、70.6%,并能显着降低血清总IgE水平,而非公脓灸治疗哮喘疗效较低,仅为37.5%,对高值血清IgE水平也无显着影响。

治疗方法

取大椎、肺俞(双)。用模压艾柱(自制,底部直径0.5cm,高0.5cm,呈圆锥形)灸治。

1.化脓灸组:将艾柱直接置于穴位上灸治,每穴共灸9壮,隔日灸1次,共灸3穴。灸后,以灸膏(自制)封贴灸疮,每天更换。

2.非化脓灸组:以上法灸后不贴灸膏,涂龙胆紫于灸疮,每日2次,以防化脓。

3.局麻灸组,穴位局部以利多卡因皮下麻醉后,施以化脓灸法。

4.非伏灸组:灸法同化脓灸组,治疗时间在春季(3~4月)。

讨论

化脓灸较之非化脓灸,主要区别在于灸疮化脓与否。化脓灸后局部化脓期以持续30~40天为宜,灸后的化脓过程实际上是个治疗过程。化脓不仅可减少灸治次数,还可提高临床疗效,其脓液(淡黄色或乳白色分泌物)对机体是一种缓慢而持久的良性刺激,促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艾灸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89年第1期

摘要:随机分为两组。艾灸组25例:日服药量(折算成氯丙嗪量)200~1000mg,平均456mg。对照组25例:日服药量(折算成氯丙嗪量)200~700mg,平均403mg。

治疗方法:1.艾灸组:穴位:大椎、心俞;身柱、膏肓;神道、肝俞;筋缩、脾俞。

灸治方法:化脓灸(13例),取1、2组穴,间日灸1穴,每穴灸7壮,6穴为一疗程,灸后化脓期,每日更换淡药膏,至灸疮愈合,时间约五周。休息1周后,再取3、4组穴,进行第二疗程,麦粒灸(12例),间日灸一组穴位,每穴灸7壮,灸后涂以龙胆紫,轮流灸治四组穴位,时间约五周,休息1周后再重复进行第二疗程。

2.对照组治疗期间只服西药,不再做任何治疗。

指标及方法:全血高切比粘度、全血低切比粘度、血浆比粘度,于清晨五时半至六时半空腹采血4ml,加入肝素125单位。采用上海医科大学生产的自动电子计时玻璃毛细管式粘度计测定,水温25℃。红细胞压积常规法,红细胞沉降率采用尧氏法专人单盲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采用上海医科大学研制的血小板聚集仪于清晨六时至七时半空腹采血3.7ml。加入枸橼酸钠0.3ml,专人测定。

结果

全血高切比粘和全血低切比粘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除血浆比粘较治疗前略有下降外,其余四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

 

艾灸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88年第3期

摘要:利用免疫学方法考察艾灸疗法对慢乙肝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的调整,探讨治疗脏腑功能失调性疾病的作用机理与特点,可能有利于艾灸的应用与研究。对于慢乙肝,大多数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系统功能的失调,免疫功能状态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调节或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是治疗慢乙肝的主要途径之一。病毒DNA,Dane氏颗粒与HBeAg三者同为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活性和患者所具传染性的重要指标。血清HBeAg阳性提示慢乙肝的病理活动存在,血清中HBeAg阳性转为抗-HBe抗体阳性,则提示乙肝病毒的大部分消除或病毒复制活动呈抑制状态,预后良好。故HBeAg的检测,是国内外肝科临床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主要指标之一。艾灸治疗之后IgG血症得到改善,IgG明显下降。而IgA和IgM,在治疗前异常的那部分病人中亦得到纠正。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减少,免疫病理状态改善。这可能同艾灸促进肝脏代偿能力恢复和补体消耗因素减少有关。

总之,艾灸可以通过调整作用而改善慢乙肝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它再次显示,针灸调整作用具有双向性与整体性的特点,是一种良性的调节作用。

 

针灸对早期类风关患者抗氧自由基酶类的影响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1年第3期

摘要: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从专科门诊与病房选择早期活动性RA18例,女15例,男3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1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6个月。

二、治疗方法:

1.整体取穴:每次取背部督脉经和膀胱经肝俞、脾俞、命门穴,手足阳明经曲池、足三里穴和足少阴肾经太溪穴。

2.局部取穴:背俞穴用附子饼间接灸,四肢穴位采用温针,局部肿胀部位用七星针叩刺后拔罐,隔日1次,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

三、检测方法:红细胞超氧化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要用化学比色法。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采用荧光分析法。

结果:针灸对RA患者红细胞SOD、CAT活性与血浆LPO含量的影响。在活动期红细胞SOD活性与血浆LPO含量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针灸后SOD活性和LPO含量均显著降低,同时可见CAT活性在针前较正常人为低,针灸后活性有增加趋势。

二、针灸对RA患者关节肿用数、疼痛数和握力的影响。针灸可减少早期RA患者关节疼痛数和肿胀数,握力明显改善。

三、针灸对RA患者各肿胀关节周径的影响有明显消退作用。

讨论

针灸对O2-等自由基的释放有抑制作用,从而减弱体内自由基的连锁反应,使原代偿性增高的SOD活性和血浆LPO含量降低,使炎症减轻,关节功能得以改善。

 

针刺“气瘿”穴治疗甲亢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88年第2期

摘要:一般认为,治疗后甲状腺肿消失或明显缩小者疗效高,且远期复发率低,反则复发率高。本文采用针刺“气瘿”穴等方法进行对照治疗观察。

治疗方法

将129例患者按随机分三组。

1.穴位:Ⅰ组:取“气瘿”穴(相当水突穴,视甲状腺肿大程度定位稍有出入);Ⅱ组:取内关、间使、足三里、三阴交。Ⅲ组:取“气瘿”,内关、间使、足三里、三阴交。

2.手法:气瘿穴位斜刺,采用拇指后退为主的捻转泻法;内关、间使穴用拇指后退为主的捻转,结合重提轻按的提插泻法;足三里、三阴交穴用拇指前进为主的捻转,结合重按轻提的提插补法。

3.疗程:住院患者每日针刺一次,门诊患者隔日针刺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50次为一疗程。

疗效判定

1.治疗后甲状腺肿改善程度判定

(1)消失:治后甲状腺肿完全消失者;(2)显效:甲状腺肿较治前缩小Ⅱ度者;(3)有效:甲状腺肿较治前缩小Ⅰ度者;(4)无效:治后甲状腺肿无明显改善或反增大者。

2.临床疗效判定

(1)控制:治后血清T4、T3含量恢复正常,症状基本消失,甲亢疗效积分15。

结果

一、治后患者甲状腺肿变化情况

Ⅱ组有效率(4.76%),Ⅰ组与Ⅱ组的有效率75.61%与78.26%。

二、治后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比较

经一个疗程的治疗,Ⅰ组临床疗效为12.29%,Ⅱ组为42.86%,Ⅲ组为73.91%。

三、治疗前后三组患者血清T4、T3含量变化比较

Ⅰ组未见明显改变,Ⅱ组与Ⅲ组均较治前有非常显著降低,其中Ⅲ组血清T4、T3已降至正常范围。

四、治后患者甲状腺肿缩小程度与远期疗效的关系

经针刺一个疗程病情获控制者有34例,随访一年,甲状腺肿缩小不明显者复发率高。

讨论

甲亢患者多因忧愁郁怒,肝郁不达,脾失健运,以致气滞痰瘀聚结于少阳、阳明之络而成。“气瘿”具有疏导少阳、阳明经气,调理气血,行瘀豁痰之功效,在消除或缩小甲状腺肿方面有明显作用。临床采用益气养阴清火佐以行瘀豁痰法,既重视整体调节,又重视局部的病变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施治中标本兼顾,于消除或缩小甲状腺肿,降低血清T4、T3含量,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满意效果。

 

影响针刺治疗甲亢疗效因素的分析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89年第2期

摘要:研究结果

一、影响针刺近期疗效的因素分析

二、影响针刺远期疗效的因素分析

本文在探讨针刺治疗甲亢过程中,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以及停止治疗后,病情再复发的有关原因,对各种可能成为影响疗效的因素做了统计学分析,发现针刺的近、远期疗效与针刺疗程、病情轻重、甲状腺肿大程度、突眼度、血清TBII活性、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状态及中医证型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些因素中,针刺疗程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针刺对甲亢患者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调节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86年第2期

摘要:针刺治疗甲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血清甲状腺激素(T4、T3)含量,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为探讨针刺治疗过程,在血清T4、T3含量下降至正常水平的同时,患者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是否也能随之恢复,本文通过46例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SH、T4、T3含量及甲状腺131碘摄取抑制试验等检测项目的观察分析,看到了有意义的结果。

观察指标的测定方法

1.血清TSH、T4、T3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2.

3.甲状腺131碘摄取抑制率采用口服干甲状腺片120毫克/日,连服14天。

治疗方法

1.取穴:气瘿、内关、间使、足三里、三阴交。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