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西医备考-->普通外科学-->第五章 溃疡病及并发症和胃癌的外科治疗-->第二节 溃疡病的并发症-->二、溃疡病大出血
二、溃疡病大出血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溃疡病大出血系指那种大量呕血或柏油样大便,血红蛋白值明显下降,以致发生休克前期或很快陷入休克状态。因此,不包括那些小量出血或检查大便时发现隐血的情况。
(一)病因病理
溃疡病大出血是溃疡侵蚀基底血管破裂的结果,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大出血的溃疡一般位于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胃小弯溃疡出血常来自胃右、左动脉的分支,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则多来自胰十二指肠上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侧壁破裂较之断端出血不易自行止血。有时由于大出血后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血管破裂处血块形成,出血能自行停止。但约有30%病例可出现第二次大出血。
(二)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在出血前有溃疡病史,约10~15%溃疡病大出血患者,在出血前无溃疡病症状。一旦大出血患者都会出现如下征象。
1.柏油样便与呕血 多数溃疡大出血病例发病突然,出血多不伴有腹痛,患者大多先感觉恶心、眩晕及上腹部不适,随即呕血或柏油样便,或两者同时发生。呕血多系十二指肠以上消化道出血,而柏油样便在消化道任何部位均可出现,但有呕血者必然有柏油样便。就溃疡病而言,如突然大呕血,并不混有黑色血块,多为胃溃疡出血,而仅有柏油样便多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2.休克 当失血量在400毫升时,出现休克代偿期,面色苍白、口渴、脉搏快速有力,血压正常或稍高。当失血在800毫升时,可出现明显休克现象,出冷汗、脉搏细快,呼吸浅促、血压下降。
3.贫血 大量出血,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均下降。在早期由于血液浓缩,可能下降不明显,因此需短期反复测定,反复测定可以显示出血的严重程度,也可以显示出血是否仍在继续或已停止,并能得知治疗的效果是否良好。
4.其他症状 溃疡病大出血患者在休克阶段,不宜作繁杂的检查,但迅速而轻柔的查体仍有必要。有腹膜刺激症,可能同时伴有溃疡穿孔。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有典型溃疡病史者,发生呕血或柏油样便,诊断一般不困难,同时伴有腹痛的病人,应考虑有无伴有溃疡穿孔,在没有溃疡病史者,诊断出血部位就困难。常通过钡餐检查,内窥镜及选择性动脉造影多能确定病变性质和出血部位。溃疡病大出血应和各种上消化道出血疾病如门静脉高压症并发大出血、急性胆道出血,胃癌出血相鉴别(表2-5)。
表2-5 各种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