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得配本草-->卷二-->草部(山草类五十种)-->人参

人参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一名黄参

茯苓马蔺为之使。畏五灵脂。恶皂荚、黑豆、卤咸、人溲。反藜芦。忌铁器。动紫石英

甘、微苦。生微凉,熟微温。入手太阴经气分。能通行十二经,大补肺中元气,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补阳以生阴,崇土以制火。阳气暴脱,能回之于无何有之乡。阴血崩溃,能障之于已决裂之后。阳气虚者,固所必需。阴血虚者,亦不可缺。(有一等真阴亏损,而邪火烁于表里,神魂躁动,内外枯热,真正阴虚之证,若过服之,反能助热,所谓阳旺则阴愈消,当用纯甘壮水之品。)得茯苓,泻肾热。(肾脏虚则热。)得当归,活血。配广皮,理气。

磁石,治喘咳。(气虚上浮。)配苏木,治血瘀发喘。配藜芦,涌吐痰在胸膈。佐石菖蒲、莲肉,治产后不语。佐羊肉,补形。使龙骨,摄精。入峻补药,崇土以制相火。入消导药,营运益健。入大寒药,扶胃使不减食。入发散药,驱邪有力。(宜少用以佐之。)

去芦,隔纸焙熟用。土虚火旺,宜生用。脾虚肺怯,宜熟用。补元恐其助火,加天冬制之。

恐气滞,加川贝理之。加枇杷叶,并治反胃。久虚目疾者,煎汁频洗自愈。肺热,精涸火炎,血热妄行者,皆禁用。(以其能升五脏之阳。)怪症∶遍身皮肉混混如波浪声,痒不可忍,搔之血出不止,谓之气奔。

人参、苦杖、青盐

参须

下泄虚邪。

参芦

涌吐痰涎。体虚者可代瓜蒂。丹溪曰∶参补阳中之阴,芦泻太阴之阳也。

用参之误,一由于症,一由于脉。阴虚火从内炎,濡润之剂,填补其内,或半载,或一年,奏功不速。辄疑养阴之药其力缓,非补气不足以生阴,必用参其功始速,投人参于滋水之剂,胃气暂壮,饮食加增,恰有似乎神旺者,因即逐日用之,以祈速效。岂知阴虚火炎者,更非肺热之谓,肺热者元阴亏而邪火烁金,用参恐补气以助火,肺热还伤其肺。若精液枯涸,譬如天干地燥,溪水断流,惟有滋水以润其燥烈而已。进人参则升气助火,未有不燥烈而死者。此由外症不愈之误也。时行外感邪气,流于隧道,脉络为邪所窒塞而不通,按之非空虚则细弱,甚至微小如发,漂疾皮毛,略按全无,几欲脱而未脱。医者认作脱症,急用人参以回元气,反使邪气内着,火毒郁于里,寒厥见于外,更用姜、附以助参力,意以元阳复寒气自除,竟视人参为救人圣药,自恃为按脉无差,致令胃阴涸竭,五内枯槁,速之死而莫可救药者。此由脉息虚微之误也。参之误伤者甚众,兹特着其两端,以为司命者之戒。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