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徐小圃-->证治经验-->三、百日咳

三、百日咳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百日咳又名顿咳、疫咳、鸬鹚咳。多流行于冬春季节,以1至6岁小儿最多得病。本病发病机理为感受时邪,痰浊阻肺,肺气上逆。初起与一般感冒不易区别,一二周后出现痉挛性咳嗽,症见咳嗽阵发,咳时面红,间或呕吐浓痰,咳尾有特殊的吼声。由于咳时引动舌本,其舌下系带磨擦于齿缘,因而患儿的舌下系带可出现白色小疡。徐氏每以舌下系带溃疡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之一。

徐氏治疗本病,每以细辛干姜五味子为首选药物。三药配伍,实则脱胎于仲景治咳诸方。功能肃肺化痰止咳。凡热象不著者,在所必用,可减少发作,减轻症状,直至痊愈。对阳络损伤,兼见咳血者,也不忌用,但配以宁络止血之品。若见口干、舌红、脉数等肺热症状者,则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清肺泄热。其随症加味法:痰多气逆,选加杏仁、象贝、苏子、白芥子金沸草等消痰下气宁咳;呕吐,加半夏橘皮等降逆和中;痉咳,加百部天竺子等止咳宁嗽;营卫不和,加桂枝、白芍调和营卫;衄血咳血,选加茜草炭、参三七十灰丸等宁络止血;脾虚纳呆,选加白术茯苓、米仁等健脾和胃。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