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黄吉赓-->学术观点-->四、阴虚痰饮证的病脉证治

四、阴虚痰饮证的病脉证治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先生认为痰饮病早期多为“阳虚阴盛”,但由于长期咳嗽,大量痰液排除出,日久津液耗损;或由于痰饮郁而化热,耗伤津液;或由于反复感受风热或燥热之邪,损耗津液;或由于经常使用激素或平喘药物,而产生阴虚火旺之象;所以痰饮病日久,可以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并有痰饮内阻之候,先生将这类征候称之为“阴虚痰饮证”。常见症状为:慢性咳喘日久,咳嗽,痰多或不多,咯吐不畅或易咯,可伴气喘,胃纳欠佳,口干不喜饮或喜热饮,大便多偏烂,或稍进寒凉则为腹泻,形寒烘热并见,自汗盗汗均有;苔花剥或少苔,或少津,舌质淡暗或暗红,有裂纹,脉细弦或带数。其中以舌质和舌苔为阴虚痰饮证之阴虚辨证要点。治宜益气养阴化痰肃肺,《金匮》麦门冬汤合泽漆汤加减。常用药:麦门冬、人参南沙参、制半夏、泽漆、白前紫菀款冬花等。若伴气急,喘鸣,可加射干麻黄;若伴痰多,可加苏子、白芥子;若伴痰粘不畅,可加竹沥海蛤壳;若伴咳多,加百部天竺子;兼痰热加黄芩柴胡;阴伤甚加百合、生地;纳呆便溏加白术茯苓淮山药;兼气血失调加丹参郁金等。先生认为此证乃虚实夹杂,不能因为阴虚而大量使用养阴滋腻之品,而以甘寒养阴合健脾生津之品,使脾旺而津液输布正常,肺津得复,痰饮得化。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