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顾伯华-->医案-->案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案

案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案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陈××,男,32岁。

主诉:1952年,左下肢开始怕冷发麻,有间歇性跛行。1954年左足趾及右足背颜色紫暗,右大趾溃烂,于×医院作双侧交感神经切除术,经动脉造影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955年接受组织疗法治疗。1956年右下肢紫暗疼痛,中趾溃烂,曾服中药,症情好转。1961年,因碰伤右中趾,使溃烂加剧,经外地×医院治疗,服中药200多剂,仍时轻时剧。1963年9月病情恶化,将右中趾切除,继而延及次趾(又将次趾切除),而大趾则溃烂更甚,局部冷、麻、灼痛、坏死。

诊查:两下肢肌肉萎缩,足背、趾色紫暗,右侧更甚。大趾、次趾溃烂面各1.5×1cm2。脓水稀薄味臭。足背动脉及(月国)guo动脉搏动均不能触及,右膝两侧有微弱搏动。脓液培养:绿脓杆菌生长。

治法:先以滋阴降火和营通络。以四妙勇安汤加味;外用含30%升丹的药物。

用药三周后疼痛减,脓水少。绿脓杆菌培养阴性。改服益气养血之品。外用红油膏。一月后痊愈。

按:中医认为:本病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严寒涉水,寒湿下受,致寒凝络痹而血行不畅,阳气不能下达,均可导致本病。《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但寒湿郁久,亦能转化为热,故始为寒凝,久则形成热毒为患。

治疗可以分三型:

寒湿型:病起患肢沉重,怕冷、麻木,应和营温阳通络,宜桂枝加当归汤加减:若病程较久,皮肤冰冷、苍白,形枯瘦,足趾、足背疼痛,应温经散寒、和营通络,兼补气血,宜独活寄生汤加减。

湿热型:一般用滋阴降火、和营解毒的方剂,宜四妙勇安汤加味;若有继发感染,症见烦热口渴,局部肿胀、疼痛,脓水淋漓,气味腥臭者,宜前法加入解毒之品,用《外科真铨》的顾步汤加减;若局部肿胀疼痛,腐烂紫黑,流水无脓,宜补益气血、托里消肿,用托里消毒散加减。

气血两虚型:日久溃口不敛,气血两亏,应调补气血,用八珍汤或人参养营汤加减。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