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蔡小荪-->证治经验-->四.痛经证治

四.痛经证治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治疗目的以止痛为主。本人在临床上主张辨证求因,不尚单纯止痛。处方用药强调“求因为主,止痛为辅”。痛经多数是经血排出困难,瘀滞不畅,引起疼痛,治法以通为主。当归9g 川芎4.5g 牛膝9g 香附9g 元胡9g 丹参9g 红花4.5g 白芍9g 为基本方。如瘀滞较甚加没药4.5g 失笑散12g;对于膜样痛经,一般腹痛较剧,上方用川牛膝土牛膝,加花蕊石15g 没药6g 失笑散15g 另加桂心2.5g 桃仁9g 使所下整块内膜分碎,对祛除疼痛,有一定效果;子宫内膜异位症腹部进行性剧痛,甚至难以忍受者,在膜样痛经方中去花蕊石,加血竭3g 苏木9g 大多能达到止痛目的。一般痛经用药后瘀下即痛减,惟子宫内膜异位症部分病例常兼经血过多如注,且愈多愈痛。缘该症宿瘀内结,随化随下,经血虽多,瘀仍未清,故腹痛不减。治疗原则,仍以化瘀为主,不能因下血过多而采用固涩法,否则下血更多,腹部更剧。可宗基本方去川芎、红花、加血竭3g 花蕊石15g 生蒲黄30g 震灵丹12g 缓下血过多并止痛,必要时可加三七末2g吞服。因气滞血瘀的痛经,临床上胀痛较甚,原方可随加乳香4.5g 乌药9g 苏木9g 金铃子9g;寒凝瘀滞者,往往形寒畏冷,小腹冷痛,或伴有便溏,甚则泛恶,原方去香附,加木香3g 小茴香3g 淡吴茱萸2.5g 肉桂3g 煨姜二片,也可用炮姜3g 效果较显。另如炎症引起腹痛,用当归9g 川芎4.5g 赤芍9g 牛膝9g 桂枝2.5g 丹皮9g 败酱草30g 柴胡梢4.5g 元胡9g 制香附9g 红藤30g 生甘草3g 行血清热止痛。至于禀体不足,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而经行腹痛者,当以八珍汤为主,加香附9g补气养血。香附有理气调经并止痛作用,配八珍汤效果更显。成药乌鸡白凤丸亦可采用。

一般痛经的服药时间,应在行经前三天即开始服用,特别是疼痛剧烈的膜样痛经,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否则较难取得预期结果。虚性痛经平时可常服八珍丸,或乌鸡白凤丸,经行时再改服汤剂。因体虚不足,临时服药,不可能立即奏功,故须经常调养,方能见效。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