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西医备考-->临床营养学-->第二篇 营养缺乏病-->14 癞皮病-->14.2 病因
14.2 病因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1)三种不同学说 研究癞皮病病因的历史,说明人类科学知识的积累能如何把不同的学说结合在一起,而最终证实各有其正确的一面。①玉米学说:1735年Casal就认为癞皮病的发病与吃玉米有关。在19世纪发现细菌以后,人们有一种普遍想法,任何找不到病原菌的疾病,都认为可能是由于细菌在体内或体外产生“毒素”所引起;②蛋白质缺乏说:在一个世纪以前,人们很愉就明白,在贫穷的癞皮病患者膳食中,蛋白质是缺乏的。这个学说在1921年得到Wiliam的证实,他在埃及发现癞皮病的发生与摄食优质蛋白不足有密切的关系;③维生素缺乏说:以上两学说,在发现用酵母与肝的提取物中所含有耐热、非蛋白质因子可治疗人的癞皮病以后,有所改变。通过研究肯定了尼克酸是预防癞皮病的因子;④三个学说的调和:由于尼克酸对癞皮病的显著疗效,似乎上述三个学说以后者得到了证实,但是后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进食量过多和玉米中所含的色氨酸不足,都是发生癞皮病的原因。
(2)尼克酸与癞皮病 目前公认癞皮病是由于缺乏尼克酸所引起,但实际上玉米所含的尼克酸比燕麦、黑麦及精白面粉所含的高。有人报告在印度癞皮病流行的一些地区,居民玉米膳食中所含的尼克酸比非病区大米膳食中所含的多。解释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玉米中尼克酸是结合型的,不能为人体所利用。根据国内的报告,玉米中结合型尼克酸约占尼克酸总量的64~73%;Kodicek认为,玉米中所含的尼克酸几科全为结合型,游离尼克酸仅为尼克酸总量的2%;Pearson等报告,玉米中游离尼克酸含量为尼克酸总量的40~50%,结合型占50~60%,这与国内的结果相近。近年来Carter与Carpenter报告,成熟谷类的结合型尼克酸在人体和大鼠实验中,都证实其约有三分之一能为机体所利用,这就否定了过去认为结合型尼克酸全不能被人体所利用的说法。
(3)色氨酸与癞皮病 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制造它,必须从膳食中摄取。在17种氨基酸中,它是结构复杂的一种。色氨酸有许多代谢途径,是许多物质的前体,此克酸即其中的一个。Orten等认为,从色氨酸代谢过程所产生的尼克酸,可供人体尼克酸需要量的一半。玉米蛋白缺乏色氨酸,其含量只及某些其它谷物的一半,例如每100g玉米蛋白含色氨酸65mg,而大米和小麦蛋白则分别含有119与122mg(表14-1)。因此以玉米为主食者之所以发生癞皮病,除了玉米中所含的尼克酸绝大部分为结合型以外,色氨酸缺乏也是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表14-1 各种食物中尼克酸和某些氨基酸含量(mg%)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