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经络全书-->前编/分野-->五十七、〔胁肋〕

五十七、〔胁肋〕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肋者,胁之骨,胁总而肋分也。旧云无骨曰胁者,大误也)统属足厥阴肝经(《灵枢》曰∶足厥阴之脉,贯膈布胁肋。又曰∶广胸及 者肝高,合胁兔 者肝下;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肋骨偏举者肝偏倾也。又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曰∶其脏肝,其病内舍 胁。

又曰∶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 ,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

又曰∶肝病头目眩,呕泄,胁支满。又曰∶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朱丹溪曰∶胁痛,肝火盛,木气实。肝火盛,以姜汁下当归龙荟丸以泻之;木气实,以川芎苍术青皮、当归之类泄之。又曰∶去滞气,用青皮,青皮乃肝胆二经之药。人多怒,胁下有郁积,固宜以此解二经之实。若二经气不足者,当先补血,少加青皮可也。戴复庵曰∶胁痛别无杂症,在左为肝经受病,宜用川芎、枳壳甘草;在右为肝移热于肺,宜用姜黄、枳壳、桂心、甘草)。又属足少阳胆经(《灵枢》曰∶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循胁里出气街。是动则病胁痛,不能转侧。《素问》曰∶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能息,咳而汗出。又曰∶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又曰∶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李东垣曰∶两胁痛,刺少阳丘墟。丘墟穴在两足外踝下,微前骨缝陷中,乃足少阳经之原穴也)。兼属足太阴脾经、太阳膀胱经(《灵枢》曰∶足太阴之筋,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病两胁痛引膺中。沈承之曰∶胁前属足少阳胆经,胁后属足太阳膀胱经)。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