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西医备考-->病理学-->第十八章 传染病-->第一节 结核病-->二、肺外器官结核病

二、肺外器官结核病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肺外器官结核病除淋巴结结核是由淋巴道播散所致、消化道结核可由咽下含菌的食物或痰液直接感染引起、皮肤结核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感染外,其他各器官的结核病多为原发性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形成的潜伏病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肺外病变多数只限于一个器官内,常见有肠、腹膜、肾、生殖系、脑膜、骨关节等脏器,多呈慢性经过。

(一)肠结核病

肠结核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型。原发性肠结核病很少见,常发生于小儿,一般是因饮用带有结核菌的牛奶而感染,并形成与原发性肺结核相同的原发综合征(肠的原发性结核性溃疡、结核性淋巴管炎及肠系膜淋巴结炎)。绝大多数肠结核继发于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病,因反复咽下含结核菌的痰液而引起。肠结核可发生于任何肠段,而以回盲部为其好发部位(约占85%),这是因为该段淋巴组织最为丰富,结核杆菌易于通过肠壁淋巴组织侵入肠壁;加之食物停留在回盲部的时间较长,接触结核杆菌的机会较多;这些因素均增加了结核病在该区发病的机会。其他部位如空肠下段,回肠与结肠肝曲、脾曲等处也可发生结核病变。依其病变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两型:

1.溃疡型结核菌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引起结核结节形成,以后结节逐渐融合并发生干酪样坏死,破溃后形成溃疡。由于细菌随肠壁环形淋巴管播散,因此典型的肠结核性溃疡多呈带状,其长径与肠轴垂直(图18-11)。溃疡边缘参差不齐,底部附有干酪样坏死物质,其下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在肠的浆膜面每见纤维素和多数灰白色结核结节,连接成串,这是结核性淋巴管炎所致。溃疡愈合后常因疤痕形成和收缩引起肠腔狭窄。临床上可有腹痛、腹泻、营养障碍和结核中毒症状。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