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c~d-->拼音D-->(拼音D)第六篇-->洞泄

洞泄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病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

①阴盛内寒所致的泄泻。《圣济总录》卷七十四:“洞泄谓食已即泄。”“阴盛生内寒,故令人府脏内洞而泄。”证见心腹痛,大肠切痛,肠鸣食不化,手足厥冷,脚转筋等。治宜温中散寒,用附子丸木香诃黎勒丸等方(《奇效良方·泄泻门》)。参见寒泄条。

②濡泻别名。《医宗必读·泄泻》:“洞泄,一名濡泻,泻下多水也。”详见濡泻条。

③脾泻别名。《医学真传·痢》:“痢下无积,日夜十余次,解时微痛,是名脾泻,又名洞泻。”参见脾泻、脾泄条。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