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c~d-->拼音C-->(拼音C)第三篇-->产后中暑

产后中暑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病证名。出《石室秘录》。多见于产后1-3天内。因产时正值盛夏,产后气血未复,盛夏炎热,气温骤升,通风不良,暑邪乘虚侵袭肌体,阴气卒绝,阳气壅盛,经络不通而致高热、神昏,甚则神志不清。若热中于里,则兼见心烦、口渴、大汗面赤,脉洪大,宜清热生津止渴,方用人参白虎汤。若脏热内炽,热甚伤津,烦渴便秘,甚至发斑等,宜涤除胃热,用玉泉散。若热毒入营,灼烁脏阴,症见谵语,四肢抽搐,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脉细弱,治宜清热养阴,方用清营汤生脉散加减,并针刺十宣放血。此证宜注意预防。当盛夏产后,出现头晕、恶心、胸闷心慌、口渴汗多,即应预防中暑,用清暑益气法,方用清暑益气汤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