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医学实在易-->卷四-->伤寒条-->浊证诗

浊证诗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浊由湿热二陈(汤)加(味),苍白丹参柏 夸,坊本(萆 )厘清(饮)通水道,全书(景岳)远志(四君子汤加此)入心家,火衰肾气丸为主,水阙(六味)地黄汤可嘉,借用遗精封髓(丹)法,时方却不悖长沙。

呕者,呕字从沤,沤者水也,口中出水而无食也。吐者,吐字从土,土者食也,口中吐食而无水也。呕吐者,水与食并出也。哕者,口中有秽味也,又谓之干呕者,口中有秽味,未有不干呕也。呃逆者,气冲有声,声短而频也,昔人亦谓之哕,时书分别多误,今特正之。统用二陈汤半夏加生姜为主,以统治之。热加黄连、鲜竹茹、鲜芦根;寒加吴茱萸人参大枣;食积加六神曲、炒山楂麦芽干姜;哕加旋复花、人参、代赭石;呃逆加竹茹四钱,倍用橘皮。如久病发呃,为脾肾之气将绝,用人参一两,干姜、附子各三钱,丁香沉香柿蒂各一钱,可救十中之一。以上诸证,皆阳明气逆之病,故一方可以统治。惟吐虫宜去甘草,加川椒、人参、吴茱萸、黄连、黄柏、干姜、乌梅肉各一钱治之。此症不尽属热,缘《内经》有∶“诸逆上冲,皆属于火”之训,故列于热证。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